云臺二十八將王莽末年,天下大亂,劉秀同其兄劉縯亦在南陽起兵,并打出了“復興漢室”的旗號,意圖奪取天下。
新莽地皇四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死于亂軍之中,新朝滅亡,更始政權遂成天下共主,但劉秀在更始政權內部備受壓制與猜忌,后又被派往河北鎮慰州郡。
在前往河北的路上,劉秀的同窗好友鄧禹追趕而來,向劉秀陳述了“立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大略,深得劉秀的賞識。
在河北,上谷太守耿況之子耿弇年少多才,尤善用北州突騎;
此外,吳漢、寇恂、景丹等河北英杰亦歸附于劉秀麾下,為劉秀平定河北立下了赫赫戰功。
建武元年,劉秀登基并定都洛陽之后,用了長達十二年的時間,先后平滅了綠林、赤眉、隗囂、公孫述等大小割據政權,終于使得天下再次一統。
其中,馮異定關中,耿弇平齊地,吳漢伐西蜀,均為東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隴蜀平后,天下一統,劉秀偃武修文,退武將、進文臣,很多追隨漢光武打江山的功臣宿將均受到了遠超出于前代的封賞,交出兵權回到封地。
東漢建武中元二年,漢光武駕崩。此時,當年追隨他南征北戰的開國功臣們亦大多故去。漢明帝即位之后,追感曾經追隨其父皇南征北戰的28位開國功臣,遂令畫二十八將于南宮云臺,故史稱“云臺二十八將”。
之后,云臺二十八將在民間被神話,被認為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下凡轉世,幫助漢光武一統天下,再興漢室。
云臺二十八將: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
岑彭字君然,南陽棘陽人;
賈復字君文,南陽冠軍人;
吳漢字子顏,南陽宛人;
蓋延字巨卿,漁陽要陽人;
陳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
臧宮字君翁,潁川郟人;
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人;
銚期字次況,潁川郟人;
王霸字元伯,潁川潁陽人;
祭遵字弟孫,潁川潁陽人;
任光字伯卿,南陽宛人;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人;
萬脩字君游,扶風茂陵人;
邳彤字偉君,信都人;
劉植字伯先,巨鹿昌城人;
耿純字伯山,巨鹿宋子人;
朱佑字仲先,南陽宛人;
景丹字孫卿,馮翊櫟陽人;
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
杜茂字諸公,南陽冠軍人;
馬成字君遷,南陽棘陽人;
劉隆字元伯,南陽安眾侯宗室;
傅俊字子衛,潁川襄城人;
堅鐔字子伋,潁川襄城人;
馬武字子張,南陽湖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