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遺言許廣平沒有嚴格的執行,導致很多后人拿它作為商業和學術炒作和利益驅動。
70年后談魯迅———已經是爭議而不是盲信,這一步來之不易。倘若魯迅活到今天,他首先高興的應該是爭議,而不是磕頭作揖。他留給后人的遺產是精神,不是商業或學術利潤。
滿城魯氏廣告,以及為商業利潤阻止人們對魯迅的爭論,只能證明魯迅生前即開始疏離那座城市,確有幾分遠見。這個人也不會希望圍繞一本書、一個人形成一個“學科”,養活那么多文學教授,這從他當時對“紅學熱”、“紅學界”保持距離,大致可以推斷。亦可見他如何囑托后事:第一,后代不可做文學家,尤其不可做空頭文學家。所謂“空頭文學家”,倘不傷害文學,一個最淺表的解釋是,沒有文學作品的文學家,以及通過文學評論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