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現場
抗日戰爭的結束,接下來理應做的事情就是有關日本賠償中國八年抗戰的金錢問題以及領土歸還問題,我們都知道的是蔣介石先生“以德報怨”沒有要求日本賠償。并且后人看到的稿件認為這個稿子并非蔣介石親自撰寫,而是有人代筆,那么,是誰寫出這樣敗壞民族國家利益得稿件呢?有人猜測是陳布雷,可是,他矢口否認,至今也是一個謎。
在一九六三年夏天,因為日本池田勇人首相展開了“親中”外交,批準了日本政府所擁有的“進出口銀行”融資一億美元,以資助中國共產黨政府購買一座日制的人造纖維廠,此乃違背了前首相岸信介所立下的對中國大陸外交采取“政經分離”之原則,以致蔣中正先生為之憤怒。須知當時臺灣出口日本一年的貿易額只有三千萬美金,尚不及此次一億美金融資額度之三分之一,可見此事實為非同小可。
在此時期,蔣先生日記中對日本人甚多怨言,今擇取一條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