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配圖
漢字從商朝的甲骨文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人類最獨特的文字,正因如此,要完全掌握它有相當大的難度。為了易學,易記、易寫,使用便利,自明清開始,先是西方的傳教士、后是我國的學人、偉人、語言學家,都曾發(fā)表過讓漢字拉丁化的主張,以拉丁字母代替漢字,改走拼音的捷路。動機雖好,但終未可行,只好作罷。
由于漢字不是表音文字,而是意音文字,它的表意性極強,我們一看見那個字的形狀,就立刻知道它的意思。比如近世、今世、盡失、盡是、僅是、金飾、金石、金獅、進食、禁食、近視、近侍、浸濕、進士、津市等字詞,雖然同音,有的僅只四聲稍有區(qū)別,但我們辨認起來毫無困難。
漢字的形象性也極強。譬如同樣用量詞來說一種東西,總會以那個東西的特有形象以不同的謂語來表達,像一尾魚、一桿秤、一床被、一支筆、一棵樹、一朵花、一條河、一座山、一幅畫、一面鼓、一把刀、一峰駝、一張紙、一本書、一眼井、一片瓦、一塊磚……等等,因形象而生動,如果統(tǒng)統(tǒng)用“一個”來表達,將是多么單調(diào)、乏味!
為了增加人們的識字率,減少書寫的難度,對漢字進行了簡化,這種實驗問題也不少,而且出現(xiàn)過反復。其中有些字的簡化是合理的,適當?shù)模晒Φ模行﹦t破壞了漢字結(jié)構(gòu)的原意,與繁體字相比,聽字沒有耳朵了,采花不用手了,愛可以無心了等等。又如繁體字幹部的幹、幹事的幹、乾燥的乾一律簡化成了干涉的干就不見得妥當,好在還沒有把乾坤的乾也簡化到里頭去,否則會造成更多的混亂。
我認為,漢字具有形象性、準確性、豐富性、微妙性、靈變性、趣味性、藝術(shù)性等七大特點,也是七大優(yōu)點。因此,它的表現(xiàn)力與生命力是無與倫比的。我想喊它萬歲!它還能再活七千年而真正達到萬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