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女子景區脫衣:游客大膽在其裸背上留名“到此一游”
近日,在河南洛陽一景區,四名僅穿貼身衣物的年輕女子邀游客在其身體上留名“到此一游”的舉動,引發了大批游客熱議。作為一種抗議方式,女性的“性”抗議十分吸人眼球,在國外是經常出現的尷尬情況,其根本目的就是造成輿情,推動某些問題的解決。這次看到國內首次出現類似情況,雖然媒體還不敢使用“裸體抗議”,實際上這是一次具有中國特色的眾人“裸體抗議”行為,此前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張筱雨擅長此類行為,但不比這次是眾裸。洛陽“裸體抗議”很神秘,但是訴求卻有目的,那就是在“到此一游”遭到全國上下一陣猛追窮打之際,要求景區開辟專用地方供游人“涂鴉”,我們該如何看待呢?“涂鴉”有時是一種藝術行為,這就需要以什么眼光看待,比如中國的名山大川風景勝地,哪一處沒有幾處古代遺留的“涂鴉”,有的是文字記載的名人,有的是名不見經傳的過客,但也不乏藝術性很高的留跡,如今成了文化符號和金字招牌,這說明中國古代旅游文化中“涂鴉到此一游”,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共同雅好,也成了一道靚麗文化風景線。但是事物總是在發展,情況不斷在變化,今天不僅在風景名勝就是一般地方隨意“涂鴉”,不但不視作“雅”,還有可能收到法律的追究。那么作為一種旅游文化的亞類“到此一游”式的“涂鴉藝術”就該斷子絕生了嗎?這次河南出現裸體抗議的行為,給了我們新的思考視角,一些著名風景區該不該給游人提供專門區域供游客刻字留畫?筆者有這個必要,不能因為某些人是名人是官員,他們的刻字留畫就變成題詞墨寶,而一般人一時興起“創作”就成為違法垃圾,這顯然不是社會公平。行文至此,在中國的公眾場合和風景勝地采取“裸體”抗議,給了我們一石二鳥的思考,那就是怎么裸、裸到什么程度,既不妨礙公序良俗,又不觸犯相關法律,較好的表達訴求,是也值得思考的問題,隨著女性的解放和獨立,也許這類行為會越來越多;其二這次提出的“景區將設立專門區域供游客刻畫留名”,是有著中國特色的具體行為,有文化建設現實意義,也值得提倡,不能因為出現“裸”而娛樂化,忽視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