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什么意思 春分的含義和特點
春分和秋分、冬至、夏至并稱為“兩分兩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四個最重要的標志性節氣?!对铝钇呤蚣狻贩Q:“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贝悍謺r太陽行至黃經零度,正當二月中,因為中分春天為兩半,得名叫春分。
春分,自然界變化的表現是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短,《春秋繁露》則云:“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是春分的最大特點。這樣“陰陽相半的”日子每年有兩個,一是春分,一是秋分,所以有諺語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寒來暑往,四季循環,古人在實際生活中,應當很早就體會到了一年內季節周期性變化的特征,但要準確地把握這一循環,需要經過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這其中圭表測日的方法作用非常大。在距今4000年前的陶寺遺址中,考古學者發現了帶有刻度的圭尺,這一實物的發現證明我們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圭表測日的方法。
我們常說立竿見影,通過日影長短的觀測,古人對太陽一年周期性變化有了準確的把握,慢慢就有了為一年的時間標記刻度的能力?!渡袝虻洹酚涊d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是對于春夏秋冬四季太陽變化的描述??芍畛跞沼白铋L的冬至和日影最短的夏至這兩個標志點被觀測到之后,其次被觀測到的就是春分和秋分。
古代的春分,是校對度量衡的日子?!抖Y記·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正權概。”“甬”通斛,和斗一樣也是容器的一種。這是因為春分晝夜被均勻平分,在古人看來,這蘊涵有天地公平的內在含義。
春分節氣的特點
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在氣候方面,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
陽光光線
在天文方面,春分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也即全球各地幾乎晝夜等長。春分過后,太陽直射點開始進入北半球,北半球各地開始晝長夜短。
氣壓狀況
春分節氣,東亞大槽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活動明顯增多,蒙古到東北地區常有低壓活動和氣旋發展,低壓移動引導冷空氣南下,北方地區多大風和揚沙天氣。當長波槽東移,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會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天氣。
氣溫降水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此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而華南地區此時則是一派暮春景象。
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春分的“分”字是什么意思
據《中國天文年歷》顯示,3月21日5時58分迎來“春分”節氣。
關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不少網友可能僅僅知道它與春天有關,但究竟這個節日的到來意味著什么,這個“分”字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并不完全清楚,筆者在這里給網友們做一解讀。
首先,這個節氣正處在“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時節,自然界已具備了萬物競生的條件,意味著氣象意義上的春天已真正來到。
第二,春分的“分”字有三個意思:一是陽光平分在南北兩半球,二是全球晝夜平均,三是把春季平分。
第三,春分意味著戶外踏青時光的到來。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春分時節,莫負好春光,人們已開始走到戶外探尋春天的氣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游玩,放松身心,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