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開齋節吃什么
在我國陜西、甘肅、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將開齋節亦稱為“大爾德”,流行在全國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在過節時又有許多本民族的特點和習俗?;刈宓凝S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萊麥丹月)。回族為什么要封齋呢?據《古蘭經》載,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40歲那年(伊斯蘭教歷九月),安拉開始把《古蘭經》的啟示給他。因此,回族視齋月為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為了表示紀念,就在每年伊斯蘭教九月封齋一個月。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而定。
齋月里,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時要豐盛得多。一般都備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葉、水果等有營養的食品。
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要吃飽飯。東方發曉后,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封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體驗饑餓和干渴的痛苦,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通過封齋,回族逐步養成堅忍、剛強、廉潔的美德。
當人們封了一天齋,快到開齋時,齋戒的男子大多數都要到清真寺等候。聽見清真寺里開齋的梆子聲后,就在寺里吃“開齋飯”了。開齋時,若是夏天,有條件的先吃水果,沒有條件的喝一碗清水或蓋碗茶,而后再吃飯。
這主要是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饑餓。若在冬天,有的人講究吃幾個棗子后再吃飯。相傳穆罕默德開齋時愛吃紅棗,所以回民現在也有這種習慣。 齋戒期滿,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開齋節。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子巷道,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刈迦罕娋蹠突顒拥膱鏊??清真寺,節日里也都打掃得干干凈凈,懸掛起“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標語和彩燈。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新疆地區的回民,在節前要掃塵,粉刷房屋。男人要理發,男女都要沐浴、換新衣。全家吃“粉湯”。這種習俗,在全國各地都大體相同。 有許多回族青年在開齋節舉行婚禮,使節日更加熱鬧,展示出絢麗迷人的色彩。
回族的開齋節習俗
回族的開齋節(希吉來歷九月),在回族群眾心目中是一個最尊貴的吉慶之月、和平之月,凡在這個月里做一件善事,就可獲得安拉成倍的酬報。因此,凡符合條件的回族穆斯林必須奉行一個月的齋戒,齋月的起止日期視新月出現的日期而定,見月入齋,見月開齋。通常以兩位最有威望的阿訇所見為準,然后本坊阿訇宣布入齋(或開齋)。入齋當天的凌晨四點左右,各清真寺的寺師傅,要到邦克樓(宣禮塔)上念邦克或打梆子,有的不辭辛苦,挨門逐戶地敲打。人們聽到后,趕忙起來,洗臉、洗手、瀨口,做飯封齋。
回族將開齋節視為最大的節日,因此將開齋節稱為“大爾德”。而突厥語系的新疆維吾爾族等民族則認為古爾邦節(宰牲節)是最大的節日,所以在新疆,政府規定:古爾邦節穆斯林放假三天,非穆斯林放假一天;開齋節根據2011年12月9日第十一屆人民政府第28次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第174號政府令的相關規定,全疆各族人民群眾放假一天。開齋節這天,回族群眾各家各戶都要繳納開齋捐(每人2.4斤面粉或折合為現金)。目的是“扶貧濟困,凈化人的心靈”,培養人的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美德,避免穆斯林中的貧苦人在節日沿街行乞,與貧苦人共享節日之歡樂。
莊嚴肅穆的開齋節會禮結束后,穆斯林要集體向阿訇(教長)道安。全體穆斯林要互致道(色倆目)平安詞,以表示節日的宿愿:祈求平安、吉祥、富貴、和諧!
會禮結束后,由阿訇帶領或各戶分散游墳掃墓,為逝者祈禱。隨后串親訪友,恭賀節日。
節日期間,穆斯林家家戶戶都準備馓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和特色的傳統食品,同時還要宰羊、雞、兔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在節日的第一、二天,已婚和未婚的女婿都要帶上節日禮品給岳父母拜節。許多穆斯林青年男女還選擇在開齋節舉行婚禮,更添節日氣氛。
隨著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穆斯林的開齋節也在增添著不少新的內容。人們除了節日參加會禮外,還參加一些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如獅子舞、踩高蹺、唱花兒、表演武術、摔跤、打撲克,城市游園、遠足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