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燒紙有什么講究 寒衣節怎樣給去世的人燒紙
1、三年不燒寒衣紙。安照中國民族傳統習慣,去世人去世后第一次、去燒寒衣紙必須是單年,且先復土立碑。
2、燒紙最好在上午9點至下午15點之間進行。去墳地的時間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時候,天亮的比較晚,太陽落山卻比較早,上午9點——下午15點這段時間內,是一天中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會加強自身陽氣。
3、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干干凈凈,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致。
4、必須在寒衣節或者提前燒,不可拖后。若在十月初一以后的時間燒,死者會穿不上袖子,提不上褲子。
寒衣節為什么要燒紙
寒衣節燒紙是為了讓陰差帶到冥間,送給已經過世的先人,讓人們在陰間能夠少受苦難;
農歷十月初一為治酒、燒紙、焚香、祭奠亡靈和掃墓的日子。這一習俗一直延續下來,農村多于此日上墳拜墓。
十月一日,為送寒衣節。這一天,人們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寒衣節的由來,流傳最廣的是孟姜女新婚燕爾,老公就被抓去服謠役,修筑萬里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御寒。誰知丈夫卻屈死在工地,還被埋在城墻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找到了丈夫尸體,用帶來的棉衣重新妝殮安葬。因此時值農歷的十月初一,被人們稱之為“送寒衣節”。
燒紙的時間
寒衣節燒紙時間最好在早上6:00左右,可以根據日出時間調整。
按照習俗,是在寒衣節這一天給逝去的親人朋友送寒衣,是最合適不過的日子。如果因為有事情,寒衣節當天不能前往送寒衣,提前幾天其實也是可以的,就像春節到,除夕放炮,顯得你想得比較周到,但千萬不要過了寒衣節的日子,也就說:可以提前,但不可以拖后!一般也是可以提前2-3天就好了。
焚燒寒衣的地點選擇
有的地方,焚燒寒衣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而一些出門在外者應該如何祭祀呢,此處就建議在十字路口沖著家鄉方向燒化紙錢,用粉筆畫個圓圈,沖家的方向留一個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