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什么時候回歸的 澳門哪年回歸中國
澳門是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的。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
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中華民族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又一盛事。公元1999年12月20日,在距離千禧年還有11天的時候,中國政府將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收回澳門的時間,中方雖曾有過早于香港、與香港同時、晚于香港三種考慮,但前提是在20世紀之內,也就是說,最晚也不遲于1999年。
談判中,中方立場趨于一致,傾向在香港回歸后的1998年收回澳門。1987年1月6日,葡萄牙召開所有領導人出席的國務會議,經四個多小時激烈辯論,最終原則上同意在1999年將澳門的治權交還中國。
澳門變相強占
1616年,葡萄牙任命卡洛告為澳門總督(簡稱:澳督),但并沒有到任。1623年,葡萄牙任命馬士加路也為澳督,并正式到澳門就職。由于最初只負責澳門防務,澳督官邸亦設于大炮臺。
1749年(乾隆14年),清政府頒布《澳夷善后事宜條議》以完善對在澳外國人的法律,并將其葡文石碑豎立于議事亭。1783年4月4日葡萄牙海事暨海外部部長以葡萄牙女王名義發布《王室制誥》后。
議事會逐漸失去大部分權力,而作為葡萄牙國家代表的澳門總督的權力則不斷擴充膨脹。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后。
葡萄牙派代表與清朝欽差大臣愛新覺羅耆英談判,要求豁免地租銀,并由葡萄牙軍隊駐防澳門半島。清政府斷然拒絕葡萄牙的要求,但維持已給予葡萄牙的各樣優待。
及至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單方面宣布澳門為自由港,除容許外國商船停泊進行貿易活動外,更拒絕向清朝政府繳納地租銀。1846年4月澳督亞馬留上任后。
隨即推行一系列殖民統治政策。1846年5月,亞馬留單方面宣布對澳門華籍居民征收地租、人頭稅和不動產稅,把只對葡萄牙居民實行的統治權,擴大到華籍居民。
亞馬留之舉立即引起駐澳的清朝官員的嚴重抗議與交涉。但從1849年開始,亞馬留悍然將清朝官員趕出澳門和搗毀清朝海關,并停止向清政府繳納地租銀。
澳門回歸后的影響
澳門回歸以前,治安一直是令百姓們頭疼的一個問題。他們說,回歸以前會擔心家中被盜,但被偷盜都不算是什么大事,在路上經常會看到拿刀傷人的事情,燒車事件也是時有發生。
街道上面的黑社會為了擴大影響,也會上街上去問市民是否愿意加入他們。原來的葡國人在這方面基本無所作為,大部分考慮的事情就是怎么能弄點錢回去。因此,搶劫、槍擊案時有發生的澳門,總給人們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澳門回歸以后,中央政府在澳門大刀闊斧地整頓一系列違法犯罪行為。現在的澳門,已經是非常的太平安穩了,再也不會擔心路上會有黑幫火并的事情了。
回歸以前,澳門的發展程度根本不可能和香港相比。90年代中期,澳門的制造業基本上已經沒有發展的勢頭了,而博彩,這個澳門典型的經濟發展點,也因為治安和經營成本等問題持續低迷。
回歸以后,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治安迅速穩定下來,加之內地的迅速崛起,讓澳門發展迎來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