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常常講:“形意直中言”。關于“形意直中言”的“直”字,不少人存在有誤解,我曾經聽到一些人對此作出過這樣的解釋: “形意拳是既不拐彎,又不抹角,是直來直去的,是硬打硬碰無遮攔的打法。”這種說法,前兩句話講的是錯的,后一句話講的是對的,但也是只講到了形意拳的初步功夫,還不是形意拳的中層功夫,更不是形意拳的高層功夫。初層功夫是“硬打硬碰無遮攔”的用法,但是再往前進一步的話,那就不再是硬打硬碰,而是偏重于暗勁技巧的運用,到了第三層功夫時,那就到了“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了,那才是形意拳的最上層功夫。
下面就我所學的練法談一談這個“直”字。
所謂“形意直中言”的“直”字,講的是兩個45°相加后的和數,也就是90°的“直”角。我們在練習劈拳時,兩手的運動總是環繞著一個橢圓形的軌跡在運動。
有朋友問:在練習劈拳時,兩手總是循著一個圓形或橢圓形在運動,哪里有什么直角運動呢?不錯。兩只手是循著一個圓形或橢圓形在運動,從外表上是看不到有90°直角的運動,但是在身體里面的勁力卻始終是循著一個90°直角在運動,這就是“形要圓,力要方”的道理。當出手起鉆時,意念要使內里的勁力,循著向前上方的45°角起鉆,走到一定高度時,再向前下方的45°落翻,這樣就自然形成了一個90°的直角(如示圖1)。
圖1
形意的“直”字,說白了講的就是一個90°直角。
以上講的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立圓劈拳的“直”。另外,諸如橫圓劈拳、斜圓劈拳、8字單手劈拳、8字雙手劈拳、按手劈拳、捋手劈拳等等,外表上都是走的一個圓形或橢圓形,而勁力卻始終走的是一個橫、豎、斜90°的直角。
圖2
比如,8字單(雙)手劈拳,走的是兩個90°的直角(如示圖2)。示意圖畫的雖然不太規矩,但其意思卻非常明白了,每當出手時要循著這個45°的直角向前運動;當回手時仍然要循著這個45°的直角再回來。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在練習時,絕不可以走成那種機械式的直角運動,那樣就變成了木偶式的運動了,而失掉了形意拳藝術的本質性的東西。所以必須要本著 “形要圓,力要方”的原則來練習。
關于“形圓,力方”這個問題,以后可以專題講述,在此就不再多說了。
“形意直中言”講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一些人所說的直來直去,不過這個“直來直去”是要有角度、有圓弧的運動,而不是平直和垂直的直來直去。比如,出手時是要向前上方的45°運行,而回手時又向后下方的45°運行;起手時是向后下方45°運行,那么再出時就需要向前上方的45°運行;起手時向左側前方的45°運行,回來時又向右后側的45°運行。以上這幾種情況,都可以使手的運行路線形成直線的往來,所以稱之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