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為何身首異處?
《史記·李斯列傳》中所記一代名臣盛極而衰、身死名滅的人生悲劇,千載之下猶令人唏噓感嘆。李斯其人,文章妙手,丹青妙筆,可謂才高八斗。然德行不修,境界不高,過于看重功名富貴,這也決定了其人生的走向與結局。
李斯少為楚郡小吏,見廁中鼠、倉中鼠之命運迥異,遂悟“人之賢與不肖,全在自處”的道理。后從荀子學帝王術,始終堅信“詬莫大于卑賤,而悲莫甚于窮困”,他不甘于簞食瓢飲的儒家操守,又不認同非世無為的道家態度,于是西向入秦,行法家之術,謀取富貴,經呂不韋引薦,向秦王獻離間六國君臣之計,拜為客卿。
后韓人鄭國借修渠而刺探秦國事發,秦王下逐客之令,波及李斯。李斯報以《諫逐客書》一文,震動朝野,深的嬴政賞識,復官用計。20年后,李斯終助秦國一掃六合,統一天下,他亦官居丞相,位極人臣,權傾朝野。李斯感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