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夫人宋美齡日本有一個“日本蔣介石研究會”,會長是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慶應大學名譽教授山田辰熊。11月30日,這個研究會在位于日本新潟縣上越市的上越教育大學舉辦了題為“蔣介石與高田以及中日蘇關系”的國際研討會。
當年,蔣介石留學日本期間,曾經在日本新潟的一個小鎮——高田的陸軍第13師團里面作為“實習生”生活過大約一年的時間,這段經歷對蔣介石的人生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我先不想說這個研討會。因為這個研討會的“目的性”很強,主要是想說明蔣介石當年的留學成績未必是最好的,但在高田度過了一段非常有規律的軍旅留學生活,這可能是蔣介石日后成為“親日派”的基礎。
蔣介石究竟是不是“親日派”?我覺得還是先不貼這個標簽為好,因為這樣容易把問題簡單化。我從趙文遠、翁有為等著的《蔣介石與日本的恩恩怨怨》(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一書中看到這樣一段往事的記述,決定先把它抄錄下來——
1907年夏天,20歲的蔣介石進入了保定通國陸軍速成學堂。在這里,他曾經與日本籍軍醫教官發生過一次嚴重的沖突。事情是這樣的:一天,在衛生學的課堂上,日本籍軍醫教官在講到微生物時,一邊指著他擺放在講桌上的一塊泥土,一邊說:“這塊泥土,大約有一立方英寸(約16立方公分),這里面有四億個微生蟲?!彼M一步解釋說:“這可以拿中國來比喻,中國人有四億人口,就像這四億個微生蟲寄生在這塊泥土中一樣?!?/p>
把中國四億人比喻為四億條微生蟲,這顯然是日本籍教官在課堂上面對中國學生公然對所有中國人的污蔑。日本籍教官蔑視中國人的這種態度,必然引起中國學生的不滿和憤怒。不過,大多數同學礙于外籍教官的權威和軍校的紀律,敢怒而不敢言,忍住而已。但是,蔣介石卻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沖到講臺上,把那塊泥土分成8塊,拿出其中一塊對日本籍教官說:“日本的人口有5000萬,在這個1/8立方英寸的泥土中寄生的微生蟲,也可以說就是日本人嗎?”一貫傲慢的日本籍教官沒有想到自己會遭到學生無情的反擊,理屈詞窮,無法為自己辯解,只好轉移目標,污蔑蔣介石是革命黨,并要求校方嚴懲蔣介石。按照校規,學生反抗教官,有被開除或軟禁的危險。學??傓k趙理泰了解真相后,知道錯在日本籍教官污辱中國的民族感情,所以就沒有給蔣介石嚴厲的處分,只是申斥一番了事。
從這樣一段往事里面,可以看到年輕時的蔣介石血氣方剛,豪邁氣盛,胸懷中洋溢著對祖國故土深摯的愛。這樣的人,日后經歷滄海桑田的篤行,一定會有倚馬可待的執著堅持。況且,后來在日本高田的那段軍旅留學生活,并不像如今許多留學生“啃老族”的生活所能比的。所以,我以為對抗日戰爭中指揮了正面戰場一場又一場戰役的蔣介石,不應該輕易貼上“親日派”的標簽。“遠看草青近看無”,蔣介石的“日本觀”是值得好好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