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十賢指的是孔子門下最優(yōu)秀的十位學(xué)生的合稱。《論語.先 進(jìn)》載,“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xué):子游、子夏?!奔搭伝?(子淵)、閔損(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冉求(子有)、仲由(子路)、宰予(子我)、端木賜(子貢)、言偃(子游)、卜商。
顏回(公元前521~前481), 字子淵,魯國人,小孔子三十歲??鬃幼畹靡獾牡茏?,以德行著名,家貧不憂,好學(xué)不倦??鬃淤澰唬骸百t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 改其樂?!薄盎匾埠脤W(xué),不遷怒,不貳過?!鳖伝卮笾侨粲蓿奥勔荒苤?,在眾多弟子中最能理解孔子,一生追隨,不離左右,視師若父。他評價孔子說:“仰 之彌高,鉆之彌深。”顏回二十九歲頭發(fā)白盡,四十一歲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極慟,痛如喪子,悲呼:“天喪我矣!天喪我矣!”
閔損(公元前536~前487), 字子騫,魯國人,小孔子十五歲。以德行著名,深得孔子贊賞。幼時遭后母虐待,其父怒而欲將后妻趕走,閔損,他因后母生了兩個孩子,后母若被趕走了,兩個孩 子就沒人照顧了,反為后母求情說。時人咸稱其孝,后世二十四孝故事中亦彰其孝行。閔損守身自愛,“不仕大夫,不貪污君之祿”,品格很高。季代曾派人去請他 出任費(fèi)邑宰,他卻要來人替他婉言推辭,并說,如果你們再來強(qiáng)邀,我就離開魯國到汶上去。
冉耕(公元前544~?),字伯牛,魯國人,小孔子七歲。以德行著名,與顏回、閔損并稱,為人端正,善于待人接物。因惡疾早逝,患病之時,孔子前去探望,自牖執(zhí)其手而嘆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悲痛惋惜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