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文廟始建于南宋,現存建筑為清代道光年間的格局,僅次于山東曲阜、北京的文廟。
一尊孔子行教的銅像,巍然屹立德陽文廟廣場上。這位孔大圣人衣裾飄然,慈眉善目,頗具儒者風范。銅像前置有方形銅板,上面澆鑄著孔子《論語》中的故事場景,并配以文字介紹。
走進德陽文廟,一扇朱漆大門將喧囂的市井生活隔在了墻外。正是金桂飄香時節,桂花米粒般簇擁在枝頭,隨風搖曳,整個文廟里彌漫著一股馥郁的香味。
德陽文廟坐北朝南,三進四合院中軸對稱布局,由南向北沿中軸線依次為:萬仞宮墻、欞星門、泮池、泮橋、大成門、禮樂亭、大成殿和啟圣殿兩側有“道冠古今”坊、“德配天地”坊等。文廟里的建筑雕梁畫棟、古樸肅穆。
站在欞星門前四處張望,文廟的中軸布局,紅黃基調,巍峨殿宇,無不給人以帝王之家的感覺。在大成殿前出現了祭祀的條形青銅鼎,為香港孔教學院楊思佳院長所贈。鼎內裝滿細沙,零星地插著幾十根殘香,裊裊地散著青煙。大成殿匾額上書“萬世師表”,這讓我想起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如他提倡有教無類,開設私塾教育,讓平民也能接受教育而改變自己的境遇。
在大成殿雕龍鏤空的巨大神龕樓內,端坐著光彩照人的孔子塑像。他頭戴十二旒之冕,身著華服,手執玉圭,正襟危坐,目光炯炯,與文廟廣場上的孔子行教像判若兩人,簡直就是帝王。孔子塑像兩側,還有圣賢塑像曾子、孟子、朱熹等。大成殿內還陳放著祭孔時的儀仗、編鐘、木鼓,可惜我是無緣看到復古的祭孔儀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