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山在中國不止一處,漢字簡化是導致現在全中國有那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天臺山”的原因所在。歷史上的天臺山就是特指浙江天臺山,“臺”字讀“胎”,其他的天臺山的“臺”字都是繁體字“臺”,讀“抬”。因此正宗的天臺山就是指浙江天臺山。其他的包括山東省日照市天臺山,四川省邛崍市天臺山,河南省信陽市天臺山和貴州省平壩縣天臺山。
天臺山是中國浙江省東部名山。東北-西南走向。西南連仙霞嶺,東北遙接舟山群島。為曹娥江與甬江的分水嶺。主峰華頂山在天臺縣東北,海拔1098米公尺,由花崗巖構成。多懸巖、峭壁、瀑布,以石梁瀑布最有名。盛產杉木、柑橘、藥材。570年南朝梁佛教高僧智顗在此建寺,創立佛教著名的天臺宗。605年隋煬帝敕建國清寺,清雍正年間重修,為中國保存完好的著名寺院之一。有唐代天文學家一行禪師塔。
隸屬于臺州市天臺縣,天臺山的“臺”字,繁體字本作“臺”,其字音為tāi,與"臺"灣之臺本非同一個字。漢字簡化是導致現在全國有那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天臺山”的原因所在。坐落于浙江省東中部的天臺山,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仙居、臨海,北界新昌。是馳譽海內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綿亙浙江東海之濱,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之分,上應臺宿,故名天臺”,以佛教天臺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濟公“活佛”的故鄉而聞名于世。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著稱,且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
天臺山位于浙江省中東部,地處寧波、紹興、金華、溫州四市的交接地帶。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譽海內外;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列為“浙江省十大旅游勝地”,2000年被評為首批全國AAAA級旅游區。
以古、幽、清、奇為特色的天臺山,風景區面積為187.1平方公里,根據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劃分為13個景區。各景天然成趣,別具一格、各擅其勝,美不勝收。主要景區有千年古剎的國清講寺、天下奇觀的石梁飛瀑、避暑勝地的華頂國家森林公園、濟公故里的赤城山、人間仙境的瓊臺仙谷、休閑天堂的天湖景區、樓臺亭閣的濟公故居、風韻獨特的龍穿峽景區等。
天臺山秀麗的山水,令無數文人騷客為其傾倒。東晉文學家孫綽在擲地有聲的天臺山賦中描繪道:“天臺山者,蓋山岳之神秀者也”,“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唐代詩仙李白也曾高吟“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的向往之情,并在天臺山結廬居住,現留有太白讀書堂的舊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上天臺山,寫下二篇游記,赫然標于《徐霞客游記》篇首。王羲之、謝靈運、孟浩然、朱熹、陸游、康有為、郭沫若等名士碩儒都在天臺山留下了深深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