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乳扇
和洱海的寧靜溫婉截然不同,大理的美食往往能予人一種狂熱感,其中夾雜著酸辣鮮爽,這種味道無論與當地人還是外地人,都難以割舍。
云南的味道,通常少不了充滿戲劇性的酸味,這股酸或是來自腌制發酵過的酸筍,也可能是白木瓜,在經過當地傳統方法的處理后,最終能幫助提振胃口,刺激味蕾,成為菜肴中畫龍點睛的部分。
對于生活在大理雙廊的白族人來說,酸辣魚就是他們盛情款待客人的一道美味,到此旅行的游人們,幾乎都能體會到這股又酸又辣的刺激味。它像是人們理解當地文化的一條通道,在經歷了各式各樣的味蕾刺激后,又重新回歸到溫軟而綿長的清幽上來。毫不夸張地說,這無論于當地人還是外地人,這種酸味如一種難以割舍的記憶一般,歷久彌醇。
鯽魚和白木瓜是制作酸辣魚最重要的兩樣食材,所調制出來的酸夾雜著木瓜特有的果香與微甜、辣,這種無盡悠長的滋味讓人回味無窮;再加上干辣椒面與糟辣椒,酸中帶辣,吃起來頗為爽口。
酸辣魚的制作方法非常簡單,在大理民間,幾乎家家會做。而酸辣魚之所以聞名,主要離不開大理洱海的鯽魚、水、白木瓜。只有這“三項指標”絕對正宗,那這道菜的味道才可能絕對可口。
酸腌菜,是當地人家庭、餐廳、客棧中不可少的必備調料。在餐廳的某一角,用大塑料圓桶裝著的,便是酸腌菜。這種酸爽可口的腌菜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腌制,人們將當地的苦菜洗凈掛起來晾干,待苦菜變蔫后,再切段,放入鹽巴、辣椒、花椒、八角、小茴香、生姜、料酒等,糅合均勻后,放入罐中封嚴腌制,待一個月后便可食用。
在大理,很多菜肴中都不乏酸腌菜的身影,云南米線、餌絲、或是酸辣魚、老奶洋芋中,這種入口經過咀嚼后立刻能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酸爽滋味的酸腌菜,通常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了這一味酸爽,人們似乎才能品嘗出當地最真實的味道;有了這一味酸辣,人們才能在濕寒的氣候中擁有了驅寒的能量,讓身子處于御寒濕的狀態中。
烤乳扇是大理的特色美食之一,亦是鮮爽滋味的代表。乳扇是產于大理洱源的奶制品,形制更為獨特,是一種含水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黃之色,大致如菱角狀竹扇之形,兩頭有抓腳。乳扇是鮮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煉制凝結,制為薄片,纏繞于細竿上晾干而成。應是一種特形干酪。可涼拌、油煎、燒烤,而烤乳扇的爽脆和鮮香,最不容錯過。
弓魚,則是當地另一種頗具特色的鮮味。產于云南大理的洱海弓魚,又稱“工魚”,因其能以嘴銜尾跳躍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弓魚喜歡逆水上游,而且還決不回頭,游不上去時就弓著腰把自己射向前面,以致于能沿著蒼山十八溪游上蒼山頂。弓魚體形不大,每條約二至四兩重,其肉質嫩軟而細膩可口,且籽多刺少苦膽小,味道特鮮美。洱海周圍的白族鄉親將其贊美為“洱海花”。在雙廊的餐廳中,弓魚通常是店中最主打的菜式之一,以酸湯或鮮湯烹之,最是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