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
農歷五月,杭嘉湖地區稱五黃月,江南民間在端午節吃“五黃”的食俗由來已久。“五黃”一般指黃魚、黃鱔、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
端午節的傳統吃食里,就鮮美來說,黃鱔僅次于黃魚。以前的人講究“不時不食”,而黃鱔則正是這個時節的時令美味。民間稱鱔魚、甲魚、泥鰍、烏龜為“四大河鮮”,經過春季的覓食攝生,初夏的黃鱔圓肥豐滿,柔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吃起來味道好,對人身體也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向來就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待到端午節后鱔魚不產卵,沒有太多的營養需求,也就不肥美了。
至于黃鱔怎么吃,各地有各地不同的做法,像江浙地區最經典的就是響油鱔糊,另外蝦爆鱔、熗虎尾、生炒鱔絲、黃燜鱔段也都是比較經典的做法。而對于嗜辣的食客,也有屬于他們的剁椒蒸黃鱔,新鮮的剁椒與黃鱔一起入鍋蒸制出來后,黃鱔的鮮美與剁椒中的酒香氣相互映襯,美味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