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普遍信奉“東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東巴”是納西語,意為“智者”,也就巫師和祭司。東巴文化與東巴教密不可分。東巴教是唐初納西族在原有巫教的基礎上,吸收了藏族本教文化而形成的。東巴多才多藝,集寫、畫、唱、舞于一身,因而他們成為納西族古老東巴文化的創造者、傳播者和繼承者。
納西族普遍信奉東巴教(永寧又稱“達巴”),是一種受藏族銘教(黑教)影響的原始巫教,崇奉多神,山水風火等自然現象均視為神靈,非病死者及冤家仇人則視為惡鬼,凡遇疾病、婚喪、節日等都要請東巴念經。東巴沒有寺廟,一股都是不脫產的農民。納西族地區又是佛教(禪宗)和喇嘛教(密宗)交匯的地方,紅教喇嘛寺從藏區往南傳到麗江為止,撣宗和尚廟由內地往北傳也到麗江為止,所以納西族也信佛教和喇嘛教,還有信道教的,形成了信仰多種宗教的民族。
東巴教是納西族全民信奉的古老宗教,源于原始宗教,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為基本內容,祭天、喪葬儀式、驅鬼、禳災和卜卦等活動為其主要表現形式。
東巴教有特殊的法器和服飾,法事亦十分繁雜,全年幾乎每月都有大小不等的法事活動,主要分祭祀、喪葬、禳災、卜卦、賜名五大類,其中祭天最為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