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舊式婚姻一貫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規矩,而婚嫁者本人沒有發言權。
上海開埠以后,受西洋文化的影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開風氣之先的舉措。晚清時,上海一些與教會有聯系的人中,婚嫁的理念也有所更新。1859年4月,上海仁濟醫院醫生、基督教徒黃勝就舉行了西式婚禮。
1902年7月27日,當時在中國有很大影響的上?!吨型馊請蟆房橇艘粍t征婚廣告,并冠之以“世界最文明之征婚廣告”的標題。此君自己不報家門學業,對女方卻提出了三項條件:第一要天足,不要小腳;第二要通曉中西學術門徑;第三聘取儀節悉照文明通例,盡除中國舊有之陋俗。盡管他說:“如有符合以上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權者,毋論滿漢新舊、貧富貴賤,長幼妍媸,均可?!碑敃r的著名女權運動領袖林宗素一針見血地說,這位征婚的男士依舊不脫舊時大男子主義習俗,他自己經歷俱無,而對女子要求頗高,是將女子當作奴隸。
1905年7月5日,留日學生王建善在《時報》刊登征婚廣告,公開了自己的姓名、學業、住址等情況。
從當時的一些征婚廣告來看,起初,男方要求女方有新思想者較多,但是后來有一部分人卻有點怕“現代文明女子”,認為她們不善于理家,不能體貼丈夫等。所以,有些男子在征婚廣告中明確聲明:不娶“偽文明女子”。
雖然上海的征婚廣告出現較早,但據我所見,都是男性刊登的,女性有否,我還沒有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