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正視歷史
馮國祥是我特務營第四隊的憲兵,南京陷落后兩個月到長沙,見了我,談到日軍屠城時的情況。馮當時躲到難民區(qū),日軍派部隊前往搜索,將許多年輕人集中在新街口,利用漢奸向大眾宣布在中國政府當過軍人者站在一邊,皇軍將維持其原有階級;若不站出來,一經查出,必定槍斃。約有二三百人站出,大多不敢出來。站出者被載到日本憲兵司令部,受到茶點招待,日人說了好聽的話,希望大家效忠皇軍,并要諸人轉告其他尚未出面者。禮遇之后再將他們送回難民區(qū)。這群人返回之后,大肆宣傳,果然次日重新邀集時,一下子出來了一二千人,用卡車載送到南京江東門監(jiān)獄,外頭有一大廣場,以鐵絲網將這些人圍起來,用木材洋油,將他們全部燒死。馮國祥拼命躲在邊上,日本兵用刺刀跺了他兩刀,馮偽裝已死,騙過日本兵。眼看幾千人就此燒焦,狀甚凄慘。挨至夜里,馮爬出,跑到附近一位老太太家,敷了草藥,養(yǎng)了很久,才復原回到長沙。
民國三十一年我在重慶進陸軍大學,在街上遇到一位上校軍官向我敬禮,我一下子愣住,再細看,才知是以前的副官王正才,他原來的階級是中尉,如今卻已是上校了。他邀我到大三元吃飯,談到民國二十六年底南京陷落的往事。王正才說到,當時情況十分混亂,日軍先攻破光華門、通濟門,孫元良的部隊向挹江門撤退,結果和守軍宋希濂的部隊因分不清敵我,自己人打了起來。王副官走過海軍總部門口,看到崗亭里面有一人穿著棉大衣,長得極像唐長官(生智),王副官跑了過去,說明是特務營副官,然后照拂唐生智逃出南京,護送唐到了漢口。事后唐任軍事參議院院長,就升王正才為上校參議,并給二十萬大洋和一棟房屋,以酬其救命之恩。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之白白犧牲許多精銳部隊,全由于唐生智之個人求表現(xiàn)。他曾誓言與首都共存亡,結果是棄城而逃。在淞滬棄守后,以當局作戰(zhàn)指導,決以空間換取時間,長期抗戰(zhàn),爭取最后勝利。以敵我戰(zhàn)力比較,當時態(tài)勢,南京實無堅守之理,但迫于唐生智之大言不慚,才有此失策,不僅白白犧牲眾多精銳,還使數十萬百姓慘遭屠殺,對長期抗戰(zhàn)戰(zhàn)力之損失,更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