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人們對節日的了解相對會比較不全面,尤其是對于春節的這段期間來看,要想完完全全了解其中的魅力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古時候,人們將正月十一稱作是麥子的生日,全面了解這一天的飲食風俗是值得深入的事情。
正月十一麥子生日說法
正月十一被大家稱作是麥子的生日,俗稱是麥姑姑的生日,這一天是為了慶祝麥子的豐收,一般在這一天吃餃子。當地流傳一句民諺:給吃不給吃,但看正月二十一。這一天若天氣晴和、陽光充足,則預示這年小麥長勢喜人,必獲豐收。人們將飽受光照的小麥跟被瓦片遮蔽的小麥做一個比較,結果發現,飽受陽光恩賜的小麥結出的麥穗顆粒飽滿。給小麥過生日,充分反映了百姓祈盼小麥豐收的美好愿望。
今日吃魚年年有余
今日在飲食方面,人們會有吃魚的風俗,這不僅有年年有余的寓意,還會給生活帶來好運氣,在中國人們覺得魚不僅非常好吃,而且有很高的療效,對于身體也有很多好處,并且有著非常良好的寓意,通常在正月初一這一天都是會在各地吃魚的。魚的做法也是非常簡單的,首先先洗干凈,然后熱油放入姜片,再把魚倒進去翻炒,最后加上醬油和糖,再煮上一會兒,出鍋前滴上味極鮮和蔥花就已經非常好吃。
此日吃烙合子拜晚年
正月十一的時候,除了吃魚,人們會有吃烙合子的傳統,這個傳統也是從北京流傳下來的,這主要是因為老北京有不出十五,都可拜年的說法,也就是說,在除夕之前都是叫做拜早年,正月初五之后就叫拜大年,正月初五即破五之后叫拜晚年。在大年前后這幾天因各種原因未能向親友和故交拜年的人,趕緊拜個晚年,也不失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