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巴文化,是我國少數民族納西族的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東巴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東巴舞蹈、東巴法器和各種祭祀儀式等。東巴文化走廊是對東巴文化的展示,這條充滿異域風情的走廊你知道在哪里嗎?
在我國大西南,茶馬古道北部的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地區,坐落著一條五彩繽紛、充滿魅力的納西族東巴文化走廊,在這里世代居住的東巴人深居簡出、不聞世事,沒有煩惱和痛苦,自在地享受著別致的白水風景。
不經不覺間,他們也在默默地向世人傳輸著神秘、悠久而獨特的東巴文化。
東巴文化的具體表現:
1、文字:東巴文是一種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主要為東巴教徒傳授使用,書寫東巴經文,故稱東巴文。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態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態還要原始,屬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但亦能完整紀錄典藏。
特點:這些字形帶有濃厚的圖畫味道,但是每個圖形都已經有了它固定的概念、固定的線條和筆法,有了固定的讀音,已經成為表示語言里某個字、詞的符號。顯而易見,它是介乎于圖畫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間的一種文字符號。
2、藝術
舞蹈:東巴舞蹈是指東巴教的進行宗教儀式過程中,東巴祭司根據不同儀式,按照道場規則所跳的一種宗教舞蹈。來源于古代納西言辭的社會生活,不少動作都是模擬各種動物的動作來進行的,形象十分生動,它表現了古代納西人同大自然和社會邪惡勢力的斗爭。
服飾:納西族服飾也是多姿多彩、個性鮮明的,這主要體現在納西族婦女的服飾上。她們所穿的羊皮披肩上那七個刺繡圓盤所象征的一樣,肩擔日月,背負星星,俗稱“披星戴月”,象征著納西族婦女的勤勞。她們日夜操勞,幾乎擔負了所有的家務勞動。
音樂:東巴音樂是指東巴在宗教祭祀活動中有所吟誦的一種曲調,并伴有器樂,是東巴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東巴唱腔音樂有五十種左右,吟唱以納西民民族曲調為基礎,在器樂上主要是用板鈴、板鼓、鑼、鈸等,節奏單一,譜點簡單。
繪畫:古老的東巴畫是最具特色的納西族美術遺產。納西族東在做儀式時,要繪畫各種各樣的佛神、人物、動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對他們進膜拜與祭祀,這種服務于宗教活動的各種繪畫,統稱為東巴畫。東巴繪畫藝術具有象形文字經典所具有的五個藝術品特性,即貝葉經的形式、優美的線條、美麗的色彩、動態的表現和特征的攝取。畫的內容主要表現了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
3、宗教
經文:東巴經文是東巴文化的核心和內涵。由于東巴經是用原始圖畫象形文字書寫的,一般人不易釋讀,所以,東巴經一直被視之為“天書”。其中,《東巴經》比較完整地記載著反映納西族遠古時期生活的神話,其數量質量都很驚人。他不僅對后來納西族文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而且大大豐富了祖國各民族的神話寶庫。
儀式:多達30多種的東巴教儀式是納西東巴文化的主要載體,即用象形文字記載在東巴經書里的內容通過各種宗教儀式表現出來,并以宗教儀式傳承下來。主要有祭天;祭署;祭風;祭丁巴什羅;素祖;汝眾華;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