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要說最受歡迎的水果,非砂糖橘莫屬,價格友好,好吃又不費事。吃別的水果,計量單位是“個”、“顆”,當你吃砂糖橘時,計量單位則是“斤”、“袋”。然而,吃多了之后,你會發現“嗓子啞了”、“皮膚變黃了”。砂糖橘吃多了,皮膚真的會變黃嗎?具體啥情況呢,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么砂糖橘吃多了會變“小黃人”?
砂糖橘富含β-胡蘿卜素(一種類胡蘿卜素)。這類色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柑橘、芒果、胡蘿卜、紅薯、南瓜等黃澄澄的果蔬中含量尤其豐富。
正常吃這些果蔬,其中的β-胡蘿卜素大都會被人體轉化為維生素A,但如果攝入過量(超過30毫克/天,相當于一天8根胡蘿卜),多余的β-胡蘿卜素身體來不及代謝,就會積累在血液中,導致胡蘿卜素血癥。
β-胡蘿卜素是一種脂溶性色素,它會沉積在皮下脂肪和角質層中,讓皮膚變黃,手腳掌、鼻翼、鼻尖、前額等區域更明顯。
即便皮膚發黃,也不用擔心中毒
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過多攝取維生素A是可以導致肝中毒的,但是胡蘿卜素不會產生該類中毒現象,因此即便皮膚發黃,也不用擔心肝中毒。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的攝入,皮膚變色就會自行消退,恢復正常。
橘子吃多會上火?
橘子吃多了,的確會引起一些不適,這與橘子中含的糖有關。
橘子含糖量在10%左右,像砂糖橘的含糖量就更高了。再加上橘子吃起來方便,味道酸甜受歡迎,人們常一筐一筐地吃,一不小心就吃得太多了。橘子吃得多,就意味著攝入糖分多。
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引起:
1、高糖分會使得喉嚨處脫水,導致嗓子發干發澀;
2、高糖分還會帶來過高的血糖負荷,可能會加重痤瘡,也就是長痘;
3、有一些敏感的人,還可能因為橘子中的果酸,感到牙齦和胃部不適。
吃砂糖橘要注意這些細節
一次性不要吃太多
不管我們吃什么食物,都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在短時間內吃太多砂糖橘所造成的后果,我們已經看到。每次只吃幾個砂糖橘既可以補充我們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胡蘿卜素,又能避免皮膚發黃的情況。
吃完砂糖橘之后多喝水
如果我們一時控制不住,吃了過量的砂糖橘。這個時候也不必太驚慌。我們只要多喝水,就可以有效稀釋血液里胡蘿卜素的濃度,加速其分解。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擔心自己會變成"小黃人"了。
糖尿病人不宜吃砂糖橘
在所有的柑橘中,砂糖橘的含糖量最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會引起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怎么挑選沙糖橘?
要挑選正宗沙糖橘,應該從外形和口感兩個方面來分辨:
外觀上:真正成熟的沙糖橘,果實扁圓,個頭小,頂部有瘤狀突起,蒂臍端凹陷。薄薄的果皮是鮮艷的橙紅色,容易剝離。果皮表面布滿小砂點,叫作“起砂”,摸起來有種滑中帶粗的感覺。
口感上:吃起來果肉爽脆、汁水多,味道清甜。正宗沙糖桔最重要的是無渣,吃后沁心潤喉,耐人尋味。
不是個頭越大越好,優質的一級沙糖橘,果型中等、果實飽滿,越紅糖度越高,果皮油包明顯突出,果皮在光的照射下沙點透光,比其他的果皮更加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