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上墳祭祖為傳統習俗
大年三十上墳祭祖是傳統的風俗文化。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采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后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希望來年風調雨順。
上墳祭祖注意事項
上墳祭祖時,首先應該考慮到的問題是由本家老爺們帶領全家老小,除了太小和太老的外都必須參加。祭祖時,先將祖墳前后左右雜草清理干凈,再三扣九拜,祭獻刀頭,焚三柱香,燒紙錢,放鞭炮。祭祀完后才能回家吃飯。
要先擺供品、酒水,點上香;在香火落下去以后再燒紙錢,紙錢燒完后在墳墓周邊燃放爆竹,不要在擺供品的地方或者墓頂上燃放;有的人喜歡供奉、燒紙和放炮一起來,這是不行的,最后是無用功。
上墳祭祖講究
在這一天也要注意到的是有條件到陵園墓地祭拜祖先的,最佳時間是除夕日的上午。有些人習慣提前幾日祭祖,其想法是早點給祖先送去錢財和供品。這是不正確的,神靈世界只在除夕這天才給靈體們放假,才能收取錢財和享用供奉。祭拜早了等于提前備好了酒席,客人到了酒菜已經涼了,事要做到點上才管用。如果不能回鄉祭祖,可以在除夕晚上到十字路口燒些錢紙,注意要在錢紙上寫明祖先埋葬的地址,從而在寫燒紙的地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