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的叫聲大概三種,分別是夏蟬、伏蟬、秋蟬,其中夏蟬體型較大,其聲音響亮而遠,且較為穩(wěn)定;后兩者體型較小,聲音相對低沉,高低交替起伏。蟬生活于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qū)。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區(qū)的種類,當體溫過熱時,會從背板排出多余的水分,進而達到冷卻及散熱的效果。
蟬有兩對膜翅,形狀基本相同,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突出的額唇基;視力相當良好,復眼不大,位于頭部兩側且分得很開,有3個單眼。觸角短,呈剛毛狀。口器細長,口器內有食管與唾液管,屬于刺吸式。胸部則包括前胸、中胸及后胸,其中前胸和中胸較長。3個胸部都具有一對足,腿節(jié)粗壯發(fā)達。蟬的腹部呈長錐形,總共有10個腹節(jié),第9腹節(jié)成為尾節(jié)。雄蟬第1、第2腹節(jié)具發(fā)音器,第10腹節(jié)形成肛門;雌蟬第10腹節(jié)形成產卵管,且較為膨大。幼蟲生活在土中,末齡幼蟲多為棕色,與成蟲相似。螽蟬科有兩個種,俗稱為毛蟬。僅分布于澳大利亞南部,包括塔斯馬尼亞島。蟬也有不同的,它們的形狀相似而顏色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