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農事活動之田間管理安排
作物一般分為大春作物和小春作物兩種,大春作物指的是春夏季種植的作物,以水稻為主;小春作物一般指第一年播種第二年初夏收獲的作物,比如油菜、豌豆、胡豆、小麥等。具體分為小春糧食(小麥、大麥、胡豆、豌豆、洋芋、蕎麥)、小春油料(油菜)和小春蔬菜等。雖然北方許多地方在立春節氣里還經常是銀妝素裹。寒氣通人,但也要張羅肴籌措農具機械和種子藥肥,進行大春備耕。小春作物的農事,因為地域不同而各有特點。立春以后。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河南省小麥陸續進人返青、起身和拔節期;而在南國春早的廣東。通常已是麥穗揚花的時節。從全國整體來說,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果樹的農事也逐漸忙碌起來。柑橘、楊梅等果樹。都需要及時地施春肥和整形修剪;此時在福建等南方地區,批把已經進人幼果期,還需要疏除受凍果、畸形果、病蟲果,再視品種、樹勢強弱來確定留果量。
立春之際小麥種植注意事項
小麥在春季旺長時。一是容易遭受凍害,二是容易招致倒伏,三是病蟲容易流行。所以。要因苗制宜。分類管理。采取以控為主、促控結合的綜合措施,防凍防倒防災害。促旺苗轉壯苗,搭建豐產苗架。實現小麥高產。
1、碾壓或踩踏。在小麥返青期至起身期碾壓。控制地上部分生長和過多分孽的發生,促進地下根系發育,抑制小麥生育進程過快。避免其過早進入拔節期。
2、深中耕(把或鋤)。旺麥大多為群體大、個體弱,地上旺、地下弱,通過深中耕可斷老根、發新根、深扎根。能控上促下。促旺苗轉壯苗。
3、因苗巧追肥澆水。對已遭受凍害的旺麥(已有死苗死蔡的)和有脫肥干早現象但群體不太大的麥田,可提早追肥澆水,在早春小麥返青期至起身前期追肥澆水。促假旺苗(弱苗)轉壯苗,爭取足夠的成穗。
4、防治病蟲草害。旺長麥田病蟲害一般偏早偏重發生,應加強病蟲監測。早發現。早防治,防止病蟲蔓延,積極抗災減災。
5、預防“倒春寒”。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遇到降溫天氣,應采取提前灌水防凍、擺煙霧陣避凍等措施;在凍害發生后,應及早采取水肥齊攻等措施補救。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