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長時間保持以同樣的邏輯和語言來與死硬的社會新聞死磕,是一件乏味又累人的事情,尤其當看到世事巋然不動,固我循環,難免也會倦怠。一般這時候我喜歡選擇看一些自然類的紀錄片來放松。好處有幾個,一是換換腦子,可以了解一些有趣的自然知識;二是把眼睛放在純凈無污染的自然景觀上,確實能讓人心情放松。另外是真方便,遙想古人,避世還得長途跋涉深山隱居,現在太簡單了,在家里上網或者播放影碟就可以做到。而且沒有劇情的牽絆,精美有趣的畫面想從哪看起就從哪看起,想在哪停就在哪停。
昨天在家看了一場有關轉基因的電視辯論,卻讓我心生疑懼。從節目中可以看到,現在有關自然環境污染的概念,已經不再停留于單純的工業、生活廢物的污染。今天轉基因作物已經在實際應用,甚至可能在糧食作物中推廣,這除了對人類食品安全的影響,對于自然環境的基因污染也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爭議話題。難道心中最后的凈土都要消失了嗎?
正方是幾位生物技術專家,他們認為,轉基因技術是人類農業的未來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共識,轉基因技術的優勢集中體現在增產,抗蟲,作物質量提高,營養水平提高等方面,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質疑目前沒有有力的實驗結果支持等。
反方來自社會各界,包括一些環保組織,他們對轉基因技術的質疑,主要集中在:科學界現在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認識尚不完全,人類對轉基因植物對自然環境、生物圈的污染后果還認識不足,當前對轉基因技術應用的政府監管是否到位也存在很大疑問,乃至相關研究是否獨立,西方大國、跨國公司是否存在陰謀等等。
不過看下來,我是覺得,有些事情,是擋也擋不住的。
科學家重實證,認為只有經實驗證實,經權威學術期刊發布,經科學界共同認可的事情,才是有價值的論據可供討論。這個正是反方所欠缺的。反方最著力的轉基因食品風險未知的觀點,因為缺乏實證,恐怕是不足以成為有效的阻攔理由的。而且技術進步的同時,其負面效應本身是不可能完全摒除的,重點在于風險的評估與權衡。至于什么原子彈之于愛因斯坦的尷尬,好心辦了壞事的擔憂,就更是牽強附會了。今天核能、太空、信息等等多少重要技術不是源自軍事目的?而且也恰恰是因為具有毀滅效果的核彈的存在使得好斗的人類保持了長期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