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特”藏戲是流傳于甘南夏河縣一帶的民族民間地方劇種之一,它產生于甘南拉卜楞寺,它兼顧了京劇與藏戲之優,是一個既不完全同于西藏戲,也不完全同于其它藏區戲劇的劇種。
“南木特”藏戲在產生之前,經歷了較長的孕育時期。拉卜楞寺自1709處創建后,逐漸成為甘肅、青海、四川藏區的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寺內豐富的佛教文化藝術及該地區獨特的民間歌舞,奠定了“南木特”藏戲產生的客觀文化基礎。1946年,第一部“南木特”藏戲《松贊干布》在拉卜楞寺內演出。
“南木特”藏戲的真正發展是在解放以后。目前它已發展到九個劇目,并且形成了豐富完整的藝術表演手法。劇目有《達巴旦保》、《智美更登》、《召哇桑姆》、《諾桑王子》、《羅摩衍那》、《阿德拉茂》、《赤松德贊》、《降魔》、《松贊干布》等。
“南木特”藏戲運用戲劇手法刻劃人物形象,運用說唱藝術形式進行表演,運用各種樂器進行伴奏,把具有地方色彩的唱腔音樂、舞蹈音樂、伴奏音樂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之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的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