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是大西北各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山歌,積石山是“花兒”的主要流行地之一,積石山的漢、回、保安、東鄉、撒拉、土等各民族對“花兒”更是如癡如醉,因此形成了許多傳統的“花兒”會,而眾多的積石山“花兒”會中,蓋新坪“花兒”會規模最大、人數最多,與著名的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巖“花兒”會齊名。“花兒”會,被民俗學家稱為民間賽詩會、演唱會、放浪形骸的詩與歌的狂歡節,這是非常形象和精當的。蓋新坪“花兒會”卻是如此。每年的端午節,積石山縣、臨夏縣、青海省民和縣、循化縣、化隆縣等處上萬名漢、回、保安、撒拉、東鄉、土、藏等各民族的唱把式、愛好者,攜著酒肉,約上好友,結伴而行,興高彩烈地云集蓋新坪。這一天的蓋新坪,可以說是人的海洋、詩的海洋、歌的海洋、歡樂的海洋。山頭上、溝谷中、樹林間、小河旁、山坡上,人們兩個一對,五人一伙,放聲高歌,盡情對唱,如果誰唱得好,就自然招來許多聽眾和歌手,圍個水泄不通,你問我答,饒有情趣,歌聲、喝彩聲、歡笑聲此起彼伏,那情景、那氛圍確使讓人陶醉、讓人著迷。的確,一部分人不是來此唱歌,而是借“花兒”會之際,領略山水美景,放松疲憊身心,來感受這種情景,這種氛圍,渲泄情感,享受這獨特的生活之美的。他們往往相約三五知已,帶上酒、肉、瓜子等,在這里邊聽歌、邊劃拳喝酒、邊神聊,有時也哼上幾聲“花兒”,盡情地喝,盡情地侃,無拘無束,放浪形骸,盡興而歸。而這節會,更是青年人的節日,他們約上自己的情人,在密林間談情說愛,對唱、戲嘻,在優美的大自然中,享受人間最美好的愛情生活。下面的這兩首“花兒”對蓋新坪及蓋新坪“花兒會”的魅力及人們對它的神往、寄托可謂一語中的,入木三分:
積石山高來黃河水長,美不過蓋新坪風光;
五月端陽上浪一趟,要比它過年的美當。
青枝綠葉的五月天,蓋新坪有山場哩;
心上的尕妹啦浪一趟,渾身的乏氣們散哩。
蓋新坪“花兒”會共三天,從農歷五月初五開始、初七結束,初八轉移至樊家峽口,初八這一天即是廟會,又是“花兒”會,這一天附近漢族群眾在峽口廟里上香敬神后,進入峽內浪山唱“花兒”,盛況與蓋新坪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