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西三月三怎么安排
廣西三月三放假安排是2022年4月2日至4月6日,共5天。農歷三月初三,俗稱“三月三”,是壯族人民舉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節(歌舞節)。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2022年“壯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但是今年三月初三為4月3日(星期日),與清明節放假時間重疊。2022年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3日至5日為營造我區“壯族三月三”良好節日氣氛,本自治區內4月2日(星期六)、6日(星期三)放假調休,即“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4月6日。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經典傳說
“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相傳附近有個財主莫懷仁想強搶劉三姐與他成親,劉三姐誓死不從,莫懷仁叫人把劉三姐拋入河中。劉三姐順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魚峰山下。鄉親們聞訊,紛紛趕來學歌。后來她與一青年獵人結為夫婦,就一直在這里傳歌。莫懷仁得知后,又勾結官府,把劉三姐夫婦拋入魚峰山下小龍潭。半夜,月明星稀,當鄉親們把他們兩個打撈上來時,忽然一陣清風,只見劉三姐和青年獵人騎在一條魚背上,一邊唱歌一邊騰空而去。自此,人們都說劉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劉三姐稱為歌仙。后世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歷三月三,劉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文化習俗
1、祭祖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為主,他們會所有人出動帶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墳,其儀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燒香上墳,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燒錢物,插標掛錢,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祭拜完了大家會聚在一起吃飯,這種聚餐的方式很融洽,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家族感。
2、五色糯米飯
“三月三”節慶開始前,家家戶戶都會選出優質的糯米,用不同草藥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后蒸熟,即為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除了象征著五谷豐登、幸福吉祥外,因為五種顏色代表著陰陽五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用于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莊稼豐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而五色糯米飯有驅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適當進食一些五色糯米飯,有利于驅趕身體內的寒意。
3、撞彩蛋
在節慶期間,各家各戶精選出雞蛋,煮熟之后用各種顏料上色,其中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因為紅色代表著紅紅火火的好兆頭。小孩們會將彩蛋掛在身上,在外出游玩時,碰見相同掛彩蛋的伙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游戲,將兩只雞蛋對碰,沒有裂痕的一方則為勝者,在民間,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著撞到好彩頭。
4、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制的工藝品,制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征著純潔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