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名取自民族名稱。歷史上,朝鮮半島中南部曾是原韓族定居之地,李韓末期,改王稱帝,換國號為大韓帝國。 東夷遷韓 我國史籍稱古朝鮮人為東夷,意即東邊的弓箭手。他們散布于滿洲地區、中國東部沿海、長江以北和朝鮮半島。
根據《詩經·韓奕》篇和王符的《潛夫論》等文獻的研究,詳細考察了古韓族人的移動,并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岐周之西向陜西韓城遷移; 第二個階段從那里移到河北固城一帶;第三個階段再從那里朝韓半島一帶移動。
因此,半島的韓和中原的韓其實是同源的,都出自韓城。而韓城之韓恰恰來自韓族人之韓, 可見,韓國國名取子韓族族名,而韓族是東夷的一個部落,所謂夷是我國古代華夏族對于邊民的統稱,所謂東夷、西狄、北戎、南蠻。朝鮮半島上的韓族人與我國歷史上的韓國人有密不可分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