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鱖魚。
1、鱖魚是一種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魚類,又名鱖花魚、桂花魚、桂魚、鱖花魚、鰲魚、脊花魚、胖鱖、花鯽魚、母豬殼等。
2、體高側(cè)扁、背隆起、頭大、口裂略傾斜、兩頜、犁骨均具絨毛狀齒、上下頜前部的小齒成犬齒狀;體色棕黃、腹灰白、圓鱗甚細小;體側(cè)有不規(guī)則暗棕色斑塊、斑點。
二、鯽魚。
1、鯽魚簡稱鯽,俗名鯽瓜子、月鯽仔、土鯽、細頭、鮒魚、寒鮒、喜頭、鯽殼、河鯽 。常見于歐亞地區(qū),為常見淡水魚,屬于輻鰭魚亞綱鯉形目鯉科鯽屬。
2、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肉質(zhì)細嫩,營養(yǎng)價值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zhì)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
三、鳊魚。
1、鳊魚,又名鳊,亦稱長身鳊、鳊花、油鳊。
2、鳊魚體高,側(cè)扁,全體呈菱形,體長約50厘米,為體高的2.2—2.8倍。體背部青灰色,兩側(cè)銀灰色,腹部銀白;體側(cè)鱗片基部灰白色,邊緣灰黑色,形成灰白相間的條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