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養生粥有哪些 5款霜降養腸胃的粥及熬制技巧
1、芝麻桃仁粥
核桃仁性溫,味甘,能補腎、溫肺、潤腸。秋天是心血管病多發季節,對心臟有益的食物中,核桃排在首位。黑芝麻性溫平,有補肺氣、止咳嗽痰喘作用,同時還有和血、補肝腎、烏頭發、養陰補虛及潤燥通便等功效。芝麻桃仁粥有補腎益五臟的功效。
材料:黑芝麻、桃仁、冰糖、大米
做法:將黑芝麻放入砂鍋內,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凈,去雜質;大米淘凈;冰糖打碎成屑。將大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時,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攪勻,繼續煮至粥熟即成。
2、白果蘿卜粥
目前已到霜降節氣,進入深秋。中醫介紹說,秋季是容易犯咳嗽的季節,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容易復發或加重的時期,養生不妨多喝這款經典的白果蘿卜粥,有固腎補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材料:白果6粒,白蘿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蘿卜洗凈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凈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卜絲即可出鍋食之。
3、紅棗花生山藥粥
霜降時節喝紅棗花生山藥粥,具有補氣血、健睥胃的作用。花生連紅衣一起食用不僅有健腦、抗衰老的作用,還可以補血;山藥補脾養胃、補中益氣。經常喝此粥可以養脾補血,滋養容顏。
做法:山藥1段洗凈去皮切塊,花生45克、紅棗10枚洗凈。加水適量,先把山藥、花生、紅棗煮開,然后把大米放進去,用勺子攪拌一下,防止粘鍋,煮10來分鐘就好了。
4、芝麻桃仁粥
核桃仁性溫,味甘,能補腎、溫肺、潤腸。秋天是心血管病多發季節,對心臟有益的食物中,核桃排在首位。黑芝麻性溫平,有補肺氣、止咳嗽痰喘作用,同時還有和血、補肝腎、烏頭發、養陰補虛及潤燥通便等功效。芝麻桃仁粥有補腎益五臟的功效。
材料:黑芝麻、桃仁、冰糖、大米
做法:將黑芝麻放入砂鍋內,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凈,去雜質;大米淘凈;冰糖打碎成屑。將大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時,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攪勻,繼續煮至粥熟即成。
5、黑豆柿餅粥
霜降時節喝黑豆柿餅粥可補脾、益肺,有治肺虛久咳的功效。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熱量的特性,是一種健康食品。
做法:黑豆25克慢火燒至豆皮裂開,黑棗5個去核,柿餅1個切片,糯米30克洗凈。先將黑豆、黑棗、柿餅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慢火煎30分鐘,然后加入糯米煲粥。粥成后便可食用。
霜降喝粥有什么好處
1、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溫度超過60攝氏度就會產生糊化作用,熬煮軟熟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
2、增強食欲,補充體力:生病時食欲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澤鮮艷又開胃的事物,例如梅干、甜姜、小菜等,既能促進食欲,又為虛弱的病人補充體力。
3、防止便秘:現代人飲食精致又缺乏運動,多有便秘癥狀。稀飯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饑之外,還能為身體補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預防感冒: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御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
5、防止喉嚨干澀:對于喉嚨不適、發言疼痛的人,溫熱的粥汁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
6、調養腸胃:腸胃功能較弱或潰瘍患者,平日應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很適合喝稀飯調養腸胃。
霜降煲粥的小技巧
1、浸泡
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不僅能縮短熬粥時間,還能使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開水下鍋
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為什么?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3、火候
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攪拌
原來我們煮粥之所間或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為什么還要攪呢?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文火熬20分鐘,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
5、點油
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5、底、料分煮
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里,百年老粥店可不這樣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清爽不渾濁,也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及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其次,就是根據個人口味、季節和功效來熬制各種自己喜愛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