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立秋節氣的詩句
1.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云收盡溢清寒。——蘇軾《陽關曲》
2.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3.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溫庭筠《蘇武廟》
4.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陳維崧《醉落魄·詠鷹》
5.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景》
6.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7.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韋莊《章臺夜思》
8.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9.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后值秋。——羅隱《魏城逢故人》
10.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蘇軾《趙昌寒菊》
11.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陽關曲》
12.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13.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杜甫《江漢》
14.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韓翃《宿石邑山中》
15.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
立秋經典詩詞詩句鑒賞
《立秋》
【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立,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劉翰,字武子,長沙(今屬湖南)人。曾為高宗憲圣吳皇后侄吳益子據門客,有詩詞投呈張孝祥、范成大。久客臨安,迄以布衣終身。今存‘小山集》一卷。事見《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五、《玩湘看舊集》前編卷二三小傳。這首詩寫詩人在夏秋季節交替時的細微感受。仿佛立秋一到,大自然就換了一副面孔。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全詩意境時令感極強,境況緊扣題意,構思很巧妙。
《立秋》
【宋 方回】
暑赦如聞降德音,一涼歡喜萬人心。
雖然未便梧桐落,終是相將蟋蟀吟。
初夜銀河正牛女,話朝紅日尾費參。
朝廷欲覓玄真子,蟹舍漁蓑煙雨深。
方回(( 1227-1305),元代文學家。字萬里,別號虛谷。徽州款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著有《桐江詩集》。這首《立秋》表達了詩人在秋天來臨之際的喜悅心情,雖然天氣依然很熱,但終于可以看到希望了。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 白居易】
下馬柳蔭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坪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印睛。
元九:元棋,白居易的好友,著名詩人。這是詩人立秋日游曲江,憶念好友元棋的一首詩。立秋之日,詩人騎馬出郊,在江堤上齲齲獨行。這時候詩人想到了千里之外的朋友,思念之情油然而起。一個在曲江池畔,一個在汀陵〔湖北江陵)城中。于是詩人想象著,此刻元棋也一定在思念著自己,兩地秋思同樣深切。這首詩明白如話,語言上很有特點。詩人用了眾多的重復字,“下馬柳蔭下,獨上堤上行”、“江上江陵城”,似乎是在刻意打破陳規,自創新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