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是冬至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之末。那么大寒三候什么意思?大寒有什么物候特征?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大寒三候什么意思?大寒三候是: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大寒節氣,就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厚最結實。
大寒三候的時間劃分為:大寒之日雞使乳,又五日鷲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也就是說每隔5天是一候,如2022年大寒的新歷時間在2022年1月20日,1月20~24為一候,1月25~29為二候,1月30~2月3日為三候。
一候雞乳:孵小雞。
二候征鳥厲疾: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
三候水澤腹堅: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大寒是什么節氣?大寒,是冬季第六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最后一個節氣。斗指丑;太陽黃經達300;于每年公歷1月2021日交節。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大寒處在三九、四九時段,而且同小寒一樣,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時期。
《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還有民諺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都體現了大寒的寒冷。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雖然在冬至節氣是北半球太陽高度最低的時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卻是在冬至節氣以后的小寒、大寒節氣,尤其是大寒節氣;這是因為冬至節氣以后,太陽光的直射點會逐漸的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時間內,太陽直射點始終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始終處于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于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冬至之后,北半球的溫度還在持續降低,在大寒節氣時段溫度降到最低,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氣。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區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最冷是在大寒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