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三月三是上巳節。上巳節是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上巳節的主要活動又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等等。
上巳節的由來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別稱三月三、中國情人節、女兒節等。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魏晉以后改為三月三。
上巳節的習俗上巳節的風俗有:祓禊、祭祀高禖、畔浴、郊外游春、吃薺菜煮雞蛋等。
祓禊
祓禊是指去災病,上古女巫給去晦,唐宋時流行泡溫泉,以前是在水邊河邊沐浴,用蘭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的儀式,為去災祝福之意。
祭祀高禖
高禖是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稱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人們通過這種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因此,上巳節又是一個求偶節、求育節。
畔浴
畔浴指以春水洗滌污垢,古人認為這樣作可以除去整個冬天所積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潔免疫,吉祥如意。
郊外游春
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上巳節才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并以芍藥定情。
吃薺菜煮雞蛋
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