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俗語說:“打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天冷天氣?!绷⒋核硎镜囊馑际谴禾斓拈_始,有人認為立春節氣到了,天氣就開始暖和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立春節氣到了,并不等于春天也就來了。因此,不要因為立春到了,就忽略了氣溫的變化。那么,立春為什么比冬天還冷?到底立春是冬天過完了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立春為什么比冬天還冷
春季氣候最大的特點就是乍暖還寒:一是日夜溫差較大;二是冷空氣活動頻繁。春季常因冷空氣侵入,使氣溫明顯降低,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吹的游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感“春寒料峭”。而且由于春天開始復蘇,人們原先處于“冬眠”的皮膚細胞開始活躍起來,毛孔張開,這時冷風襲來,就會使人更加寒冷。這就是立春為什么比冬天還冷的原因。
立春之后還會冷嗎?
立春之后,大家都忙著脫掉棉衣,根源在于立春之后,溫度升高,尤其是日間溫度尤其明顯。都說立春的“立”是開始的含義,既為節氣和季節的開始,也是表達氣候的更替,由寒冷向溫暖進行過渡。所以說暖洋洋或許是立春之后的天氣表現。
但是,立春之后還有可能發生“倒春寒”,溫暖是普遍現象,寒冷也是大概率事件。凡是“立”,都只是過渡的意思,冬季向春季過渡,寒冷向溫暖過渡,所以氣候多變是再正常不過了。
立春節氣
立春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節氣的意思是溫暖天氣的到來,但是從實際的天氣情況來看,在立春節氣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天氣并不會立刻變得暖和起來,而是要再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后才會暖和,所以在農村還有“立春后別歡喜,還有四十天的冷天氣”的說法,但是在我國的江西、福建等以南地區,在立春后,人們就會明顯的感覺到春天的氣息。
2022年打春是立春嗎?
打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立春。立春也俗稱民間春節,標志著一年春天的開始。因為它是第一個24個節氣,也就是第一個24個節氣。因此,人們更注重民俗。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了一年四季的變化。立春節到了,也就是說萬物閉藏的冬天已經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天。
立春有什么習俗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這個節令與眾多節令一樣有眾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餅、春盤、咬蘿卜之習俗等。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我國歷朝歷代的迎春儀式隆重而浩大。此時的立春已經超過了農歷24節氣只標示節令與氣候的功能,而是已經被當成一個節日了,因此在歷史上便演化出了許多圍繞立春而舉辦的活動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