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立春節氣是春天的第一個節氣,到了此節氣氣溫會逐漸地回升,萬物開始有復蘇的跡象。立春節氣雖然說標志著春天的開始,但這時候的氣溫并不會立即暖和,人們也不要立即脫下冬衣。那么,立春穿什么衣服合適呢?到底立春后多久可以穿春裝?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立春穿什么衣服合適呢
立春可以這樣穿:春天的氣候忽冷忽熱,所以在選擇衣料時,首先要選擇具有一定的保暖性,而又要柔軟透氣吸汗的衣料,如純棉、純絲綢的料子最適宜做內衣內褲,對皮膚有保養作用,不會引起皮膚瘙癢癥;全毛薄花呢、女衣呢是春天套裝的上好選料;全棉細帆布、磨絨斜紋布、燈芯絨等也是上佳的春季服裝面料,可以做成各類休閑茄克、襯衫及長褲。
總之,春天衣料要選擇既能防風保暖而又透氣導汗的衣料。在色澤的選擇上可根據年齡和膚色來進行挑選,紅、橙、黃是暖色,符合春天的熱烈、明快,適合于青少年;綠、藍、紫為冷色,色調清新、素雅,適合中老年人在春天穿著。
立春后多久可以穿春裝?
“春捂”四大標準
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溫差:日夜溫差大于8℃是捂的信號春天的氣溫,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涌動,“花開又被風吹落”,讓你回味冬日的肅殺。面對溫度百變的春天,父母應得隨天氣變化為孩子加減衣服。而何時加衣呢?現在認為,日夜溫差大于8℃是該捂的信號。
時機: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最明顯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晚了則猶如雨后送傘。
持續時間:7-14天恰到好處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但是減衣不能太快,否則會出現沒“捂”到位的現象。怎樣才算到位?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氣溫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適應。減衣過快有可能會讓他們凍出病來。
春捂四大標準
“春捂”主要捂哪里?
背心:《養生四要·慎動》說:“背者五臟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則肺臟不傷”。背心保暖,可以保持人體核心溫度的溫暖,使得風寒之邪不易透過背部侵入人體,有效預防風寒感冒、咳嗽、鼻塞等。老年人和兒童在出門時可以穿件背心馬甲,以達到御寒保暖的作用。
腹部:古有“兜肚”或“肚束”保健,因為腹部為陰經積聚之地,腹部受涼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婦科疾病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腹部保暖可以起到保護體內臟器的作用,增強消化功能和促進體內血液流通。
雙腳:腳下為陰脈所聚,陰所常盛。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容易遭到風寒侵襲。經常搓腳、熱水泡腳能使腳部快速溫暖,有效預防感冒、鼻炎、哮喘、心絞痛等疾病。
膝蓋:膝為筋之府,寒則易于攣急,膝部受涼可導致關節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多捂膝蓋可以加強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必要時可以套上護膝以加強保暖。
腰部:腰為腎之腑,腎喜溫惡寒。腰部因為彎腰、轉身等動作導致排熱較多,非常容易著涼,容易出現腰部酸軟、尿頻、困倦疲乏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