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春節(jié)期間的傳統(tǒng)文化,需要結合這段時間的民風民俗,當人們分析春節(jié)期間的風俗時,人們不僅僅需要了解精華之處,一些禁忌也是需要清楚的,例如,正月十一不動針,以及在春節(jié)這段時間,不能夠動針線日子,都是人們需要知道的。
正月十一不動針線說法
正月十一的時候,民間流傳著不能動針線的講究,這是人們必須要做到的事情,但是,不同的地區(qū)對于時間的講究不同。因為針屬于利器,容易破壞一個人的財運,有的地方認為只能正月后才可以動針線,如果動針線了,一年都得受累,所以過年的時候不能動針線,保佑一年平安;也有的地方說是初五后,因為初五后俗稱破五,一切禁忌都可以打破,所以正月十一是可以動針線的。
不能動針線的日子有哪些
不能動針線的日子有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初五、初六、初九、初十、十五和十六,還得加上農(nóng)歷二月二和二月初三兩天,據(jù)說這兩天比正月里的忌針更甚,稱為大忌針, 二月二破針為扎龍眼,此日動針線會一年害眼病,二月三破針為賊盤龍,此日動針線還會招來偷盜的人。如果大年初一做了針線活兒,整個正月可以不忌手;如果正月初一沒有做,則整個正月是不能做針線活兒的。
此日子婿日合家團圓
此日被大家稱作是子婿日,子婿日指的是每個家庭的岳父邀請女婿吃飯的日子,這會有好的寓意,由古至今都有,是為了表達男女地位的平等。按照風俗,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家給父母拜年,但當天下午就得返回夫家。春節(jié)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在這樣一個普天歡慶的日子里,父母們該是多么思念出嫁的女兒呀。所以人們特意把這天設為女婿節(jié),好讓父母能在春節(jié)期間看到自己的女兒,讓女婿帶著女兒再回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