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正月十一這個節日,給大家生活中帶來的一些變化,能夠更好的把握命運的走向,正月十一會影響到生活作息習慣,相比較于其他的正月十一來說,除夕又是最重要的日子,了解這個正月十一,能夠保證人們的生活,朝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正月十一起燈日簡介
正月十一是古代人們常說的起燈日,起燈是為了慶賀添丁而舉行的,代表一個家庭生有男孩的習俗,潮汕地區每逢農歷正月初十、十一便挨家挨戶送米方糖,客家地區升燈辦酒席款待村民,廣州文化名村珠村則高掛人燈為新丁祈福。盡管各地賀添丁風俗迥異,但其中都飽含著家家戶戶對新丁的美好祝福與期望。每年正月初十或正月十一,廣州珠村的北帝古廟總是香煙繚繞,廟前的社稷壇都會掛上幾個八角形的紙扎彩燈。
給外甥送燈籠日子紅火
送燈籠的習俗在陜西地區比較常見,外甥打燈籠—照舊(舅),每年正月初二女兒、女婿回娘家拜完年,娘家作為回禮就會讓兒子送燈籠給外孫,一是祝愿女兒、姐姐一家的日子紅紅火火,二是希望外孫、外甥健康健康長大。至于送燈籠要送幾年,各地也不一樣,農村一般是送到孩子12歲結束,而城里大多是送三年就可以了。
烙合子寓意和和美美
在這天,有烙合子的風俗,因為合與和是同音,所以在這一天吃烙合子,寓意新的一年,生活日子能夠和和美美,在北方的多數地區,有正月十一吃烙合子的習俗。古時候人們認為,十是十全十美、周而復始的美好數字,而十后面跟了一個一,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平底鍋或者電餅鐺放油,油溫五六成熱的時候下鍋烙,待底下上色后再翻面,兩面金黃熟透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