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實際上,很多人對于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不太了解,甚至只是覺得全球氣候變暖只會導致夏天更熱,冬天更暖。對于夏天更熱,大家自然是很難接受,但冬天更暖,不是更容易過冬嗎?但事實上,全球氣候變暖真的會導致冬天更暖嗎?到底全球變暖是不是意味著冬天會變暖?如何緩解全球氣候變暖?一起來了解。
全球變暖是不是意味著冬天會變暖
不是哦。全球變暖不等于冬天變熱。全球變暖的意思是,全球升溫導致北極的冰塊快融化完了,冰川融化的現象改變了全球風的方向和速度,干擾了四季的變化,全球變暖,使得我們天氣變化的幅度明顯增強,暖的時候更暖,冷的時候就會更冷。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全球70%的淡水都被儲存在冰川中。如果冰川融化,海平面將上升大約70米,一些海拔較低的國家會被淹沒。根據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將完全成為開闊的海洋,只有北極點附近漂浮著零星的冰山。
饑餓的威脅
氣溫升高不單會從海洋吸取水分,還會從陸地吸取水分,使得內陸大面積干旱,從而糧食減產,飼料也同樣減產。糧食和肉類食品將面臨匱乏,直接威脅國家穩定。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爭斗,將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會發生的事。
二氧化碳在北極的泄漏
二氧化碳捕捉熱量,增加溫室效應。北極是世界碳儲量的巨大寶庫——在冰凍深度儲存了高達18500億噸的二氧化碳。相比之下,由于人類活動,自1850年以來,只有3500億噸二氧化碳被分配到大氣中。在北極,由于氣候變暖,永久凍土融化,釋放出二氧化碳,從而使地球變暖。
海洋酸化
海洋吸收、釋放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CO2),使海水逐漸酸化,這會殺死大量微生物。海洋溫度上升也會破壞大量以珊瑚為中心的生物鏈。最底層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鏈從最底層開始向上迅速斷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沒有了食物,將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將會污染海洋,同時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加速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
大規模滅絕
地球經歷了五次大規模滅絕,研究人員發現了災害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一些專家確信第六次大規模滅絕始于這個星球。最脆弱的是兩棲動物——全球變暖已經被認定是橙色蟾蜍和丑角蛙消失的罪魁禍首。
天氣災害
全球氣候變暖使大陸地區,尤其是中高緯度地區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區降水減少。有些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干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的頻率與強度增加。
更加殘酷的世界
由于洪水和干旱,許多地區將變得不適于居住。為了尋找新的土地和資源,移民將面對當地居民,這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戰爭。
如何緩解全球氣候變暖?
1、改善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排放。
3、節約能源,倡導低碳消費。
4、植樹造林,增加碳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