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龍卷風的出現和消失都是十分突然的,所以很難進行有效的預報。龍卷風破壞力巨大,所以會影響人身安全以及財產風險。那么,大家知道龍卷風是由什么形成的?龍卷風來臨時要怎么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好好看看。
龍卷風是由什么形成的
龍卷風是中尺度的氣流不穩定性形成的,其平均直徑為200-300米,直徑最小的不過幾十米,只有極少數直徑大的才達到1000米以上。它的壽命也很短促,往往只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最多不超過幾小時。其移動速度平均每秒15米,最快的可達70米;移動路徑的長度大多在10公里左右,短的只有幾十米,長的可達幾百公里以上。它造成破壞的地面寬度,一般有l-2公里。
普遍認為,龍卷風是云層中雷暴的產物,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區域內集中釋放的一種形式。
龍卷風的形成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1)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過境氣流的影響,它被進一步加強。
(2)由于與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變的風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
(3)隨著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變細并增強。同時,一個小面積的增強輔合,即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形成龍卷核心。
(4)龍卷核心中的旋轉與氣旋中的不同,它的強度足以使龍卷一直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
龍卷風強度分為四個等級
一級:陣風風速≤38米/秒(13級及以下),龍卷強度弱,致災程度輕度。建筑物門窗輕度破壞,屋頂輕度受損;電線桿、路燈桿等桿體輕度受損;樹木樹枝折斷,細樹干連根拔起。
二級:38米/秒<陣風風速≤49米/秒(13-15級),龍卷強度中,致災程度中等。建筑物門窗倒塌損毀,屋頂輕度受損,少量墻體倒塌;電線桿、路燈桿等桿體傾斜,鐵塔輕度受損;樹干攔腰折斷,粗樹干連根拔起。
三級:49米/秒<陣風風速≤74米/秒(15-17級以上),龍卷強度強,致災程度嚴重。建筑物大量墻體倒塌,房屋結構破壞;電線桿、路燈桿等桿體彎曲或折斷,鐵塔倒塌;樹木枝葉完全剝離,樹皮嚴重剝落。
四級:陣風風速>74米/秒(17級以上),龍卷強度超強,致災程度毀滅性。建筑物頂層完全破壞,房屋夷為平地;鐵塔嚴重扭曲;樹木樹干嚴重扭曲。
龍卷風來臨時要怎么做?
龍卷風具有直徑小、持續時間短、形成環境復雜等特點,進一步增加了準確監測、預報的難度。
但隨著預報預警的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在越來越深入認識龍卷風的過程中,也了解到如何科學防御——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和預警。
從19世紀以來,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大大提高,氣象雷達已經能夠監測到龍卷風,并及時發出龍卷風警報。
因此,大家應該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一旦收聽到龍卷風預報和警報,立即采取措施防范災害。
在美國,還常年有追逐龍卷風的“風暴愛好者”。
出于對生命安全的考慮,小據勸你還是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既然龍卷風的出現有諸多不確定性,目前有哪些監測、預警辦法?
答:目前對龍卷風風速沒有直接觀測,因此并不以常用的蒲氏風速級別界定,而是根據其造成的災害程度來定級。目前龍卷風的主要監測手段是多普勒天氣雷達,其可測的 " 最小距離單元 " 是 150 米,以這樣的網格可能很難捕捉到龍卷。相比于臺風、副高這些容易監測到的天氣系統中的 " 大塊頭 ",龍卷風絕對屬于不易察覺的 " 小個子 "。目前我國多普勒雷達站及自動氣象站網仍較稀疏,以至于龍卷風經常躲過氣象監測。
龍卷風是一種較強烈的對流天氣,因此,氣象部門會發布強對流天氣預警信號。對于龍卷風的監測辦法更多采用多普勒雷達觀測 " 體積相對大很多 " 的對流系統,再結合專業理論判斷對流系統未來發展趨勢,從而進一步判斷產生龍卷天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