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也處在數九當中的“四九”階段,數九是民間一種計算寒天與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即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從“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天氣就會慢慢回暖,所以大寒過后大約還會冷一個半月左右。但數九只適用于冬至前后冷暖變化明顯的地區,少部分地區可能并不是很準確。
小寒大寒那個更冷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公歷1月5-7日交節。小寒,標志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雖然民間有“小寒不如大寒寒”之講法,也有“小寒勝大寒”之講法,到底那個說法對?大寒僅與小寒相對,它們都是表征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有的地區大寒溫度并不比小寒溫度低,大寒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氣候變化的一種趨勢。
不過從氣象資料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小寒前后氣溫比較低,但這并不是說小寒之后天氣就回暖了。實際上,資料顯示大寒期間的平均氣溫僅比小寒高出1到2℃,人們依然會感覺到十分寒冷,而且有的年份大寒期間的溫度要比小寒低,古人也一直把大寒當作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漸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漸暖”,是說大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之后天氣會逐漸變暖和,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民間把冬至、小寒、大寒3個節氣稱為“隆冬”,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但大寒之后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之后就是立春了,這意味著春天臨近,正所謂春暖大地,天氣也會越來越暖和,而且隨著冬至之后北半球日照時間的增加,太陽輻射逐漸增強,氣溫也會開始回暖。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年的大寒節氣不是在三九就是在四九,而今年過年是元月24,是四九的第七天,我們常說“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今年的春節肯定沒去年暖和,不過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春運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但是冷暖波動還是很大的,華北至江南等地降水偏多,而南方發生大范圍南方發生大范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小。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這個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和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