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寶應縣的歷史由來
江蘇寶應縣的歷史由來
秦漢建縣,始分東陽、射陽、平安,后迭經動亂,南齊時并稱安宜縣,沿用至唐。“唐上元三年有一尼姑真如于境內獲“八寶”,獻于皇室。時逢“安史之亂”平息后,唐肅宗視為定國之寶,遂將土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同日將安宜縣改稱為寶應縣。明朝時期,寶應縣隸高郵州。清朝時期屬揚州府。民國時期先后屬淮揚道、淮陰行政督察區:建國初期則先后屬蘇北行政公署揚州、泰州專區。1953年1月,寶應隸屬江蘇省揚州專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寶應縣隸屬揚州市。
導讀秦漢建縣,始分東陽、射陽、平安,后迭經動亂,南齊時并稱安宜縣,沿用至唐。“唐上元三年有一尼姑真如于境內獲“八寶”,獻于皇室。時逢“安史之亂”平息后,唐肅宗視為定國之寶,遂將土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同日將安宜縣改稱為寶應縣。明朝時期,寶應縣隸高郵州。清朝時期屬揚州府。民國時期先后屬淮揚道、淮陰行政督察區:建國初期則先后屬蘇北行政公署揚州、泰州專區。1953年1月,寶應隸屬江蘇省揚州專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寶應縣隸屬揚州市。

秦漢建縣,始分東陽、射陽、平安,后迭經動亂,南齊時并稱安宜縣,沿用至唐。“唐上元三年有一尼姑真如于境內獲“八寶”,獻于皇室。時逢“安史之亂”平息后,唐肅宗視為定國之寶,遂將土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同日將安宜縣改稱為寶應縣。明朝時期,寶應縣隸高郵州;清朝時期屬揚州府;民國時期先后屬淮揚道、淮陰行政督察區:建國初期則先后屬蘇北行政公署揚州、泰州專區。1953年1月,寶應隸屬江蘇省揚州專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寶應縣隸屬揚州市。
江蘇寶應縣的歷史由來
秦漢建縣,始分東陽、射陽、平安,后迭經動亂,南齊時并稱安宜縣,沿用至唐。“唐上元三年有一尼姑真如于境內獲“八寶”,獻于皇室。時逢“安史之亂”平息后,唐肅宗視為定國之寶,遂將土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同日將安宜縣改稱為寶應縣。明朝時期,寶應縣隸高郵州。清朝時期屬揚州府。民國時期先后屬淮揚道、淮陰行政督察區:建國初期則先后屬蘇北行政公署揚州、泰州專區。1953年1月,寶應隸屬江蘇省揚州專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寶應縣隸屬揚州市。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