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朝處于封建社會末期,各類社會矛盾尖銳,統治者除加強君主專制外,企圖用儒家思想塑造超人的神的力量來維護統治,以關羽為例,關羽是《三國演義》中重筆刻畫的人物之一,關羽武藝高強,神勇蓋世,同時又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是忠義的化身。
在關羽的心目中,劉備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劉備為呂布追殺,兵敗之后,劉備暫投曹操,用韜晦之計巧過難關,身在曹營,劉后園種菜,親自澆灌,曹操卻邀劉飲酒時,說出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大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于地下,后借雷聲掩飾。就在煮酒論英雄之時,關羽、張飛聞知劉備被請走,立即撞入后園,手提定劍,突至亭前,左右攔擋不住,見到劉備與曹操之后,兩人便按劍而立,尊劉護劉,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