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歷“三伏天”。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于每年公歷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