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代表什么意思 小滿的寓意是什么
小滿的意思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所以人們就將這個時候稱為小滿。小滿大約每年公歷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小滿(grainbuds)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徑60°時為小滿。
節氣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節氣期間,我國南方地區一般會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黃赤交角處的華南一帶交匯,這時華南地區往往會出現持續大范圍的強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諺云“小滿,江河易滿”。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在北方,小滿節氣期間降雨很少或無雨,這期間氣溫上升很快,與南方的溫差進一步縮小。
為什么有小滿沒有大滿
一般來說,在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
從農業角度說,“小滿”既關涉北方麥粒的飽滿,又與南方雨水的豐盈有關。這時候,中國北方冬小麥類的夏熟作物進入灌漿期,籽粒漸漸飽滿,收割在即。
在南方,俗語說“小滿大滿江河滿”,隨著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中水量豐盈。否則便意味著趕上了干旱少雨的年份。所以,這里的“滿”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
小滿時節,是農事活動繁忙的時候。此時,蠶開始結繭,意味著養蠶人家要忙著繅絲。《清嘉錄》中提到:“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
在二十四節氣中,有小暑、便有大暑與之對應,有小寒,便有“大寒”。但有小滿,卻沒有“大滿”。
民俗學專家解釋,大寒小寒、大暑小暑都是在極冷和極熱的時間段,由于冷、熱持續時間長,相當于兩個節氣,且人們正好在貓冬、避暑,沒什么活動,所以分成兩個相連的節氣。
“但春種、秋收期間農事繁忙,事情比較多,節氣本身的特點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兩個大小相連的節氣。
小滿吃什么傳統食物
小滿吃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的全草,全國多有分布。蒲公英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利膽、保肝、健胃、降血壓等作用。
為了減少蒲公英苦味,食用時可將其洗凈后在開水或鹽水中煮5——8分鐘,然后泡在水中數小時,將苦味浸出沖洗干凈,再煮湯或熬粥。
小滿吃仙人掌
仙人掌的開發價值較高,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營養豐富,除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之外,還含有可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的抱壁蓮、角蒂仙、玉芙蓉等珍貴成分。長期食用可對人體產生清熱解毒、消炎解暑、開胃健脾、清咽潤肺等功效。
在購買菜用仙人掌時,應選擇生長15——35天的嫩片,色澤嫩綠,少刺或無刺,表皮有光澤,無皺褶,以手掌大小為宜。嫩片在常溫下一般可保存15天,冰箱保鮮可達40天。
制作菜肴的仙人掌首先應剔除小刺,選擇鋒利的薄菜刀可以很容易地把小刺削掉;如果仙人掌偏老,還可以適當削掉一些皮,使得口感更好。
小滿吃野蒜
又名薤白、薤根,藠子,小獨蒜,薤白頭小蒜、小根菜。呈不規則卵圓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鱗莖盤。它的莖葉長得很像蒜,也有蔥、蒜的味道。
主要吃法有拌豆腐、炒臘肉、炒雞蛋、小蒜白木耳粥等。野蒜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常食對降低血糖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