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養(yǎng)生湯 適合大寒節(jié)氣喝的四款湯推薦
大寒養(yǎng)生湯——山藥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藥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20克,精鹽3克。
做法:將羊肉剔去筋膜,洗凈,略劃幾刀,再放入沸水砂鍋焯去血水。將蔥、姜洗凈,蔥切成段,姜拍破。淮山藥用清水潤透后,切成2厘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藥放入砂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姜、胡椒粉、黃酒,轉(zhuǎn)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放涼。將羊肉切成片,倒入碗內(nèi)即成。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效:有補脾腎,溫中暖下的功效。
大寒養(yǎng)生湯——枸杞雞肉湯
材料:雞半只,枸杞子15克,淮山30克,生姜片15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雞肉洗凈切塊,倒入開水鍋中燙一下取出,以去除腥味,然后把雞塊放入砂鍋中,加入淮山藥、枸杞子、生姜片及適量開水,用小火煮至肉爛湯香,調(diào)入鹽,再煮一沸即成。當主餐,隨意食用。
功效:有補肝益腎,溫中益氣的功效。
大寒養(yǎng)生湯——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當歸、生姜清水洗凈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凈切塊,入沸水鍋內(nèi)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沙鍋內(nèi)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nèi),再下當歸和姜片,在武火(大火)上燒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
功效:溫中,補血,散寒。適用于體虛脾弱之乏力、腹瀉、畏寒者。
大寒養(yǎng)生湯——木瓜花生煲魚湯
材料:木瓜300克,花生50克,黑魚600克,油、蔥、姜、鹽適量。
做法:將木瓜削皮剖開,去籽切塊,花生洗凈,加水浸泡15分鐘,鍋內(nèi)倒油,油熱后放入蔥、姜。將洗凈宰好的黑魚放入鍋中煎至兩面微黃時倒入清水,武火燒開放入花生、木瓜,然后,轉(zhuǎn)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木瓜花生煲魚湯,清潤鮮美,具有潤肺、健脾補腎之效。魚湯中含有一種特殊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治療呼吸道炎癥,能預(yù)防感冒、哮喘發(fā)作。
大寒節(jié)氣煲湯技巧:
1、下料水:煲湯時是冷水下料好還是熱水下料有研究。冷水下料比較好,開水會使蛋白質(zhì)迅速凝固,不易出鮮味。
2、煲湯的鍋:煲湯用什么鍋也有講究,保湯以選擇質(zhì)地細膩的砂鍋為宜,劣質(zhì)砂鍋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鉛,煮酸性食物時容易溶解出來,有害健康。內(nèi)壁潔白的陶鍋很好用。
3、湯料的選擇:瘦肉煲湯后,肉質(zhì)較粗糙。可以選半肥半瘦的肉,但豬前腳的瘦肉,煲燉多個小時后肉質(zhì)仍嫩滑可食。
4、煲湯中油。火的控制:油與水分混合才能出奶汁的效果,魚湯。肉湯都像奶汁一樣,感覺很滋補。做肉湯時要先用大火煮開,然后用小火煮透,再改大火。做魚湯時要先用油煎透,然后加入沸水,用大火。還要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中間再補水,湯就澥了。
5、煲湯中的調(diào)料:大多數(shù)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姜。花椒。大料。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喝湯講究原汁原味,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鹽應(yīng)當最后加,因為鹽能使蛋白凝固,有礙鮮味成分的擴散。
6、煲湯的時間:時間并非越久越好,湯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主要是氨基酸類,加熱時間過長,會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營養(yǎng)反而被破壞,一般魚湯1小時左右,雞湯,排骨湯3小時左右足矣。
7、去除肥膩:湯雖滋補,有些肥膩,可以用湯煲好后熄火,待冷卻后,油浮在湯面,或凝固在湯面,用勺羹除去,再把湯煲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