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因為沒能再次得到兔子,農民自己淪為了宋國的笑柄。
這個成語故事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