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肯定
雖然不像外向的人那么容易受到大家歡迎,但也不代表他就該躲在角落。他一樣有許多值得被肯定的優點:不讓人操心、是個很好的傾聽者,或是他很擅長樂器、運動……等等。讓他不會因為沒人注意、沒人稱贊就失去信心。
不過度保護
如果他因為太害羞導致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時,大人還是得忍耐、不過度保護,讓他自己判斷要改變哪些部分才能更好的融入新環境、或是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只有發自內心的改變,問題才有機會被解決。
跟孩子分享自己放松的小技巧
大人經過多年的社會歷練,可能自己也有一套放松的小技巧。除了讓小孩知道「害羞、緊張」不可恥、多給他們同理心以外,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獨門小技巧傳授給他們。例如手上拿著水杯、戴上眼鏡、深呼吸……之類的。
立即索取
有的孩子行為看似害羞,其實是一種消極的抗議,例如他根本不想參加家族聚會、不想參加演講比賽;或是他想藉由害羞的行為,吸引大家注意力,讓大家哄他講話、安撫他;甚至是他剛好心情不好、累了,不想講話而已。
大人以身作則
在希望小孩有外向特質的同時,大人也可以以身作則,成為孩子良好的模仿目標:多跟鄰居打招呼、不畏懼在大庭廣眾發言、表達想法。
慢慢拓展小孩的生活圈
內向、害羞的小孩通常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因此大人可以默默地幫忙拓展生活圈,擴展舒適圈,讓他更好的適應環境。一開始可以先讓他多在家裡練習發表意見、再來慢慢多介紹幾個也是個性溫柔、友善的孩子當朋友。
鼓勵小孩的進步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點點進步:終于主動跟鄰居打招呼、主動交朋友,家長請不要吝嗇給予稱贊跟鼓勵喔!